欢迎来到 评刊网_中国期刊网_学术期刊_期刊投稿_论文发表!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百科
本站非杂志官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农业科技 > 福建稻麦科技

福建稻麦科技
  • 福建稻麦科技

福建稻麦科技

Fuj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Rice and Wheat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主办单位: 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1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8-9799
  • 国内刊号: 35-1147/S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汉语
  • 编辑单位: 《福建稻麦科技》编辑部
  • 出版地区: 福建
  • 主编: 郑家团
  • 类 别: 农业科技
期刊收录: 知网收录(中)
期刊荣誉:
简介

《福建稻麦科技》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主办的专业科技期刊。1983年创刊,1992年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发行,刊号:CN35—1147/S,ISSN1008—9799。主要报道稻麦作物科研论文、试验研究报告、有关文献综述及国内外科技动向,设有:稻麦作物遗传育种、试验试种、栽培技术、植物保护、综述、科技动态、信息快递、新闻集锦(简迅)、人物介绍等栏目。供农业科研、教学、科技推广及管理人员参考。该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并入选

投稿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征稿要求

《福建稻麦科技》(季刊)创刊于1983年,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主办的稻麦作物专业性学术刊物。以促进科技交流,活跃学术气氛,促进福建省稻麦科研和生产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更好地为福建省粮食生产上新台阶服务为宗旨。主要栏目:遗传育种、栽培技术、新品种新组合、植物保护、科技论坛、综述。

《福建稻麦科技》获第五届全国农业期刊金犁奖技术类三等奖。

福建稻麦科技杂志特色

1、《福建稻麦科技》来稿要符合本刊宗旨要求内容新颖、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结构严密、层次清楚、语言规范、文字精练、逻辑严密、标点正确。试验研究论文一般需经两年以上试验,结果比较成熟,具有可重复性;所介绍的技术、经验、措施要求具体,具有可参照性。

2、《福建稻麦科技》文章篇幅及格式试验论文、综述专论等文稿一般在3000字内,不超过5000字(包括图表),这类文稿要附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试验研究报告、实用技术等其它文稿一般在2000字左右(包括图表),不附摘要、关键词。文稿要求字迹清楚,以国家公布的简化字为准。打印稿字体不小于五号字,要求软盘投稿。文中出现的外文、符号请书写或打印清楚,尤其外文字母的大小写、正斜体,上下标的位置要弄清。

3、《福建稻麦科技》文题、标题、作者、工作单位、摘要等文题要求简明确切,能概括文章主题,避免大题目小文章。标题层次依次用:11.11.1.1……;不作分段用的序号用圈码:②…。文稿署名应限于实际参加文稿工作的人员,一般不超过5位。作者姓名之后括号内注明单位及邮政编码,如以单位或其他集体名义撰文的,请注明执笔人或联系人姓名。摘要(300字左右,写成报道性文摘或指示性文摘)。关键词是反映文章内容的名词或术语,一般35个。

4、图、表凡可用简要文字说明清楚的不用图、表,若用图、表更简明了的则不再文字重述。图、表设计要正确、合理、易懂,可有可无的项不要列入图、表中。插图应用硫酸纸清绘,线条粗细要匀,比例要,文字、符号要清楚;表格采用三线表形式,即只用表头上下2条和表末3条线,必要时可加辅助线,不用纵线和斜线。表内数据不要缺项,不可能有的数据用短横,应有而缺的数据用三连点“…”,实测为零的要写“0”,图、表均要插入文中相应位置,不可堆积文末。引用的图、表要注明出处。

5、计量单位和数字用法计量单位务请采用国家统一实行的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单位的国际符号,用外文字母书写。如长度用km(公里)、m(米)、cm(厘米)、mm(毫米)、um(微米),不再用公尺、丈、尺、寸;重量用t(吨)、kg(千克、公斤)、g(克)、mg(毫克);面积用km2(公里2)hm2(公顷)、m2(米2)、cm2(厘米2)、mm2(毫米2),不再用亩,亩可换算成m2hm21亩=666.7m21hm215亩;体积用m3(米3)、cm3(厘米3)、mm3(毫米3);容量用lL(升)、ml(毫升);时间用a(年)、d(天)、h(小时)、min(分)、s(秒);浓度单位废除ppm和体积克分子浓度(m),应分别用mg/kg(或mg/Lml/m3)和mol/L表示。公历世纪、年代、月、日、时刻和各种计数、计量单位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用简写。要正确使用有效数字。

6、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仅列实际引用的重要文献,未经正式发表的请勿引用,顺序按其在文中出现先后排列,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一般应为:期刊:序号作者.文题.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图书:序号作者.文题.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作者3人或3人以下需全写出,3人以上标出前3人,后面用等。

7、文注及致谢位于文稿第1页下方,以短横线与正文隔开。文稿如系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课题(或子课题),请尽可能在文注中注明。

8、符合本刊征稿简则要求的来稿,择挑选择。来稿一经选登,便酬致稿酬并赠送当期样刊两册。

9、本刊实行文责自负,不得一稿两投,本刊有权对来稿作必要的删改或请作者自行删改。来稿概不退还,请自留底稿。投稿后超过6个月未接到本刊采用通知或退修意见书,请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者除外。

10、铅印稿、油印稿、复写稿以及稿面不整洁、字迹潦草的来稿,本刊均不视为稿件,只作参考材料保存。

11、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作者著作权使用费用与本刊稿酬一次性付给。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这些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