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建设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建设性的。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工程的规模和建设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工程行业的兴盛在给人们生活带来可喜变化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此行业的极大关注。对于工程企业来说,施工安全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保证工程建设安全不仅能够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形成企业的良好口碑,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增加经济效益。故本文结合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实际,就其中的安全管理内容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通过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为今后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施工质量的进一步保障提供积极地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管理质量  

一、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  

在我国国内一直有着倡导安全生产与发展的方针和政策。自对外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建设成就为世人所惊叹,在这繁荣景象的背后贡献最大的当属我国的工程建设行业,工程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国家和政府已经采取了多种举措和措施来保障其安全稳定的发展。针对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国家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如《安全生产法》等予以规范和引导,目的就是尽可能地消除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有关数据调查显示,自政策、法规实施以来,由于工程施工而导致人身安全事故的数量已经有了大幅度的下降,这充分表明在管理工作中存在明文规定来进行规范和约束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从调查当中还可以看出,我国的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与其他国家相比仍然比较落后,安全管理工作的进步与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工程项目大都比较系统同时也比较复杂,能够对施工过程产生影响的因素也比较多,这充分表明企业开展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艰巨性和困难性。要想全面系统的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制度体系建设等方面来进行考虑。良好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能够从根源上杜绝安全事故的萌芽和出现。对于我国大部分工程企业来说,虽然都已经建立起较为系统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但是在实际作用发挥上仍然成效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各部门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制约和掣肘现象,制度规范也不够完善。目前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未对施工建设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工程项目招标投标不够规范,合同中所规定的条款不够科学,法人制度不够完善等。  

二、国内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一)工程生产过程的主要特点  

1.工程的施工人员流动性比较大  

工程企业是根据项目工程的地址来进行施工作业的,工程的建设点在哪,施工人员的工作地点就在哪。当由一个工程转换到下一个工程时,施工人员就会发生流动,转移到下个工作地点。工作环境不熟悉是不利于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与此同时,人员的施工技能和技术操作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甚至有的施工人员只是滥竽充数,不具备单独施工的能力。而且施工过程对于人员的配合要求比较高,土木施工需要多部门间的密切配合,如何进行多部门的协调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2.施工过程环节众多、情况复杂  

施工场地建设是开展工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但是并不是所有场地都是平整、开阔的,有时需要在极小的空间内来进行施工,这种情况不利于大型机械设施的运作,给施工过程带来不少的麻烦。同时施工过程需要多种工种和多类作业的共同进行来完成的,在这当中某一环节处理的不到位,都将影响到其他施工作业的开展,安全把控工作也难以实行。  

3.土木施工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  

土木施工作业大都是露天进行的,施工人员都是直接与外界环境和天气相接触,如果周边环境险象丛生、天气恶劣,那么就会使施工人员面临极大的人身安全威胁,施工安全的可控性将变得极低。  

(二)我国当前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程企业对于施工安全的重视程度不高  

大部分工程企业都只是将安全生产和施工停留在口头阶段,认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都只是走走形式,发挥不了真正意义上的作用。这就出现了企业过度追求利润的增长,忽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的情况。一旦出现施工进度滞后的情况,企业更是不顾施工人员的安危大肆盲目的进行建设,极易引发安全事故。而且企业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员、资金成本,考虑到实际情况,在现实当中是很少企业愿意进行这方面投入的,因为这会大大增加企业的运行负担。此外,工程企业内部所建立起的安全管理体制,并没有太大的实际作用,因为这些体制都是从其他企业生搬硬套过来的,不符合企业的实际运行和发展状况,很难发挥体制的规范作用。  

2.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比较传统  

企业传统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存在,使施工监管的效果难以真正体现。在企业传统的施工管理过程当中,对于事故的防范工作大都只是根据以往先前的工作经验或者是对事故发生以后处理方式的总结和继承,这种防范方法很难从根本上切除事故隐患发生的可能性。在安全事故发生以后,企业没有妥善的处理措施或者处理的不及时,这将使企业所蒙受的损失扩大,甚至出现无法挽回的后果。此外,土木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部门也几乎是形同虚设,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对于安全管理工作采取放任的态度,任由事态的发展。  

(三)我国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创新分析  

1.对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创新  

建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最终目的就是服务于工程企业的健康和长远发展。该体系的建设首先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并与法律法规互为补充,保证体系建设系统和全面。其次,要针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划分出不同的管理细节,并分配到各自所属的部门当中进行落实,对安全管理工作保持高压态势,避免有关人员的懈怠和玩忽职守。最后要制定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规划,从长远的眼光来审视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规划内容要与企业的发展方向相一致,保证能够满足各个时期企业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  

2.对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技术进行创新  

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种类和数量都是十分庞大的,施工技术的良好使用能够大大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提升项目的品质。对于土木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来说,创新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同样也能够使安全管理工作落实的更加到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监控系统,保证能够对施工环节进行实时的监测,安排有关人员进行监视,确保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将隐患消除于无形之中。其次,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进行学习,主动找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不足进行弥补,确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予以投入,同时要不断提高对安全事故的处理和把控能力,真正的将安全事故隐患的损害降到最低。最后,要借鉴其他国家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技术和手段,不断地对其进行改造保证其能够符合本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学以致用不断提高工程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三、促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策略分析  

(一)增强安全管理文化  

意识形态是指导人进行行动的最直接影响因素,良好的文化意识理念能够促进人的发展,对人的行动提供良好的指导和方向上的指引。工程企业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创新最重要的一步便是树立起企业的安全管理文化,使企业的内部人员都能够认识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企业和个人自身发展的信念,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首先,对于施工人员来说要在自身的工作岗位散发出自己的价值,将施工安全理念牢记于心,保证施工技术操作符合规范,避免技术使用不当而引起的工程质量问题。对于企业来说,要竭尽所能的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权益,利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渠道来改善施工人员的现场施工环境,并向员工教育和宣讲个人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其次,要制定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条例,使企业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企业管理部门要将制度条例的规范作用体现到施工过程当中,形成管理者和施工人员意识上的统一,共同促进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最后,要制定出企业的奖惩机制。一个企业想要发展壮大,离不开自身内部奖惩机制作用的发挥。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能够引起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思想上的认同,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身于维护施工安全的工作当中去,保证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物质奖励是大部分员工都比较喜欢的一种奖励方式,它可以通过提升薪资水平、发放奖金等形式得到体现。当然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采取精神奖励的方式来嘉奖那些在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员,比如授予荣誉安全施工标兵的称号等等,这种奖励方式既能够起到宣传的效果,同时也能提升员工的归属感,有利于企业的文化发展建设。  

(二)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1.加大安全生产投入  

为了保证安全管理制度能够与时俱进,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更多的价值,工程企业有必要也有义务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企业可以划定出专用的安全生产管理资金,在进行资金使用监管的前提之下,可以通过引进新技术、购入新设备等方式来拓宽企业的施工安全管理手段。对于安全施工资金的监管,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部门同时制定出严格的使用标准和规定,保证资金投入能够用之有道。  

2.改善工程施工现场的施工条件  

在工程施工开始之前,企业可以组织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周边环境进行了解,提前获取机械设备和施工材料的存放地点,对于存在危险性的产品和线路做好防范措施。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施工安全管理的基本常识和技能,施工人员也必须接受过良好的安全施工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在施工开始之后,企业要向员工发放个人安全防护设备,从个人抓起保证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此外,要定期对施工机械设备和周边环境进行巡检,确保机械设备不存在安全隐患,周边环境对施工现场不构成威胁,消除一切潜在的安全隐患。  

3.做好施工人员的健康管理  

建立施工人员健康管理档案系统是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创新举措。施工人员的健康管理是一个系统而又全面的工作,既包括新入职员工的身体状况录入也包括老员工身体状况信息的管理和处理。之所以要建立这样一套档案系统,其主要原因就是能够按照不同员工的身体素质条件,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和进行安全技能操作训练,同时该系统也能根据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等情况,分析出施工人员的工作状态和身体状况,及时提醒有关人员对施工人员的工作进行调整,给予施工人员更多的休息时间,保证其在进行施工时能够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可以说,企业内部人员良好的工作状态能够使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拥有更广阔的提升空间,并切实保证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三)优化安全管理机制  

1.增加合格安全监管人员的人数  

工程本身就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作,想要实现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就必须适当的增加从事安全监管工作人员的数量,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安全监管的,合格的安全监管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并在考取国家相关职业证书之后才能胜任这份工作。具体的操作方法包括组建专门的管理人员培养部门,合理的确定参与培训人员的数量。激发企业内部员工的责任意识和担当,自觉主动的投入到管理工作当中。提高安全管理人员在企业内部的地位,使管理人员能够专心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  

2.建立完善的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体系  

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是工程企业进行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完善的应急体系能够使企业在面对突发事故时,能够迅速响应游刃有余的采取妥善的处理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安全事故所带来的损害,避免事故影响范围的扩大给企业在社会上的声誉产生负面影响。企业可以视自身的发展规模和财务状况来组建一支专门的应急管理和处置团队,并定期进行演练,有关人员要对整个演练过程进行记录,方便日后进行总结提升,保证企业应急处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此外,应急管理团队要针对工程行业所常见的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制定出科学的应急管理预案。应急预案的设定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结合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不断的更新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预案具有有效性和针对性。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建筑工程行业来说,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既关系着行业内部各个企业的发展状况,同时也关系着整个行业的兴衰成败。在当代社会,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不能只安于现状,按照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来进行,因为时代在进步,工程行业的发展水平和实际状况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所以,工程企业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创新施工安全管理模式,这不仅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其他管理项目开展的坚强保障。  

参考文献:  

[1]冯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创新与思考[J].四川水泥,2018(03):216.  

[2]陈治国.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科技风,2014(06):161.  

[3]王英红.建筑安全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4]唐源.国内外工程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比较研究[D].中南大学,2012.  

[5]王永平,周玲飞.对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思考[J].商情,2012(23):207.  

[6]张振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6):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