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团结教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重视并开展的重要教育内容。通过梳理我国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研究历史的基础上,基于黑龙江省18所中小学的田野调查,从课程目标、师资条件、师生认知情况切入,试图阐明当前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仍存在专业师资不足、师生对民族基本常识掌握不到位等现实困境,采取明确和细化课程目标、构建多维度实施途径、教师树立专业教育理念、结合地缘优势实现民族共存目标等措施,深入推进民族团结教育,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学校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国民族团结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的基因”,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族团结教育实践与经验充分证明,从“多维视域”考察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积极开展各民族团结教育,从而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之路。本文在梳理我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研究历史的基础上,基于黑龙江省18所中小学的田野调查,从课程目标、师资条件、师生认知情况切入,进一步阐述中小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现状及其推进策略。


  一、我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及其与传统文化交融研究历史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率先在民族聚居区学校开设了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从此开启学校教育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之路。“文革”时被迫中断,改革开放后重新恢复。多年来,始终得到党中央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民族团结和谐和各民族社会发展做出了前所未有的突出贡献。考察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的发展历史发现,由于自古以来多民族共同生存的社会历史,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各种民族社会关系,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文化、政治,以及各方面发展,从而建设成一个国富民强的社会主义国家。研究发现,彭大雍的《关于中国历史教学中的民族团结教育问题》一文(1964),是我国民族团结教育渗透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开端和象征,主要以历史事实与现实案例紧密相扣,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结合历史事件及乡土材料,渗透民族平等团结教育的价值及其意义,其研究呈现了当时社会的发展特征。随后,1992年,黄志原的《民族团结教育与小学历史教学》、周全林的《历史教学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几点思考》等论文,主要从历史教学视角阐述反对大汉族主义,针对部分中小学生错误的民族观,主张正确评价少数民族对祖国的贡献,阐明团结融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帮助学生形成各民族团结融合、共同发展的正确的民族观等观点。可见,中小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从未间断过。


  1994年,我国试点推行学校民族团结教育,2000年,全国中小学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此后,《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版)》(2008)、《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和党的十九大报告,都明确和强调了深化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加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伟大工程,从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施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与之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21世纪,目前学术著作虽不多见,但相关研究论文较为丰富,共有93篇。2008年至今,专门以民族团结教育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研究论文有29篇,其研究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手段。这类研究主张通过民族体育、民族节日、民族知识竞赛等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各民族学生的认知与理解(杜正武,2008),认为民族团结教育是弥合民族文化鸿沟、促进民族和谐发展的主要动力(钟海清,2012)。二是民族团结教育中突出传统文化优势与价值。这类研究主张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增强各民族认同感(王珊萍,李资源,2012),认为这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基(杨丽萍,覃月弯,2018;吴春宝,2019),为国家富强繁荣奠定坚实基础(李冬颖,2020)。三是民族团结教育中培育文化认同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类研究主张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的先决条件(韦克平,谢俏静,2019),通过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共创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宋蓉霞,2011),从而促进中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万明刚,2020)。四是以传统文化资源为核心构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及实践路径。这类研究主张探索民族团结教育的方法、经验与案例,阐明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应深深融入民族平等团结、和谐共生的民族观和文化观(谭志松,李银慧,2016),以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核心构建民族团结课程体系(杨冬梅,2019),认为这是我国实现各民族平等、文化相融、共同繁荣政策的重要体现(李建波,2020)。


  综上所述,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领域,既有政策梳理与理论探索,也有现状描述与经验总结;既有各科教学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个案研究,也有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价值研究,对深入剖析和研究当前我国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前期基础。同时存在仍属于单一学科(或单个文化)、某一学段(或年级)的研究,尚未以人类学田野调查系统全面的研究,尤其对课程实施及教材研究相对薄弱。


  二、黑龙江省18所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现况


  (一)课程目标


  有效提升质量是开展一切活动的重要标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也是如此。受访的18所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课程目标十分明确,育人目标具体定位在国家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即以“立德树人”“真才实学”“品学兼优”为具体落实目标,为我国各民族共荣和社会发展培养新一代各类人才。同时,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具体设计知识、认知、情感等多维度教学目标,积极开展一系列相关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在各学科教学中通过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合格接班人。


  (二)课程实施及教材情况


  主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基本认知,调查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实施情况发现,近一半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表示,尚未开设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学生大多通过自学了解和掌握民族团结教育,且参加过相关教育教学活动。例如,调查“学校是否开设了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这一问题时,A小学四五年级共77名学生中56名(占72.7%)认为“从未开设过”,14名(占18.2%)表示“上过一两次”,只有2名(占2.6%)表示“正常开设”。各学校通过其他课程和实践活动,例如地方课、综合课和思想品德课以及通过班会、课外文体活动和黑板报等,积极渗透中华民族大家庭和谐教育。例如,对C中学130名初中生调查“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要方式”这一问项中有53名学生(占40.8%)表示通过“体育、文艺等活动”,41名学生(占31.5%)表示通过“班会、板报等活动”,32名学生(占24.6%)表示通过“语文、科学等课程”。而D中学29位教师中27位(占93.1%)教师认为,学校主要通过班会、黑板报、语文和思想政治课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访谈中了解到大多数教师听说过或者有所了解民族团结教育教材,但实施情况并不熟悉或掌握,H小学16名教师谈道:“听说过或者见过《民族常识》这本教材,学校曾经发给学生这本教材,但是后来也没怎么开展这门课,其原因也不清楚……”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和教育部大力支持和要求,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强化频率较高,教师的认知也日益提高。目前,黑龙江省18所中小学校均向学生发放过《民族常识》《民族知识》等国家统编教材。


  (三)民族知识和基本常识


  了解和认知自己的祖国,才能更加热爱祖国和人民。学生和教师掌握哪些民族知识和基本常识主要是通过诸如“我国有多少民族”“黑龙江有哪些生活了百年以上的世居民族”“黑龙江独特的少数民族是哪一个”等问项切入,逐渐拓展到对身边各民族风俗习惯、经典文艺和体育游戏项目与参与程度。学生问卷结果显示,有80%以上的学生都了解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有55个少数民族,能够回答汉族、朝鲜族、傣族、满族、蒙古族、藏族等21个民族的名称,不了解“世居民族”的含义,也不清楚“黑龙江独特的少数民族是赫哲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等民族常识,这三个问题中D小学的正确率为6%,H中学的正确率为11%。再如,有关民族习俗方面,很多学生了解回族不吃猪肉,朝鲜族喜吃辣白菜、冷面,却不十分清楚满族和锡伯族有哪些独特饮食。有关民族政策方面,大多数学生有所了解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但并不了解其具体内容、细节和区别。可见,学生对民族基本常识和知识掌握相对有限。通过访谈了解到,很多学生的民族知识是通过长辈和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或者通过电视节目和娱乐活动掌握的。http://www.pingkanwang.com


  (四)师生对民族团结教育的认知


  民族平等、和谐共生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五个认同”“四个自信”的重要媒介,也契合当前疫情时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中华民族精神。因此,在通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积极培育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品德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基础。调查G初中37位教师对《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了解程度发现,15位教师表示“十分了解”,其比例为40.5%,14位教师表示“了解一些”,其比例为37.8%,8人表示“了解很少”,其比例为 21.6%。再如,“开展民族团结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这一问项调查结果显示,G中学144名初中生中有137名初中生(占95.1%)认为有利于“各民族和谐发展”, 120名初中生(占83.3%)认为有利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110名初中生(占76.4%)认为有利于“国家稳定安全”,认为“不清楚”的仅有8人(占5.6%)。这说明,学生已具备很高的政治高度和认识水平。再如,“你愿意与其他民族的同学做朋友吗”一题中,表示“非常愿意”和“愿意”的比例和为96%。这说明,教师和学生已经认识到我国构建和保障各民族和谐共存生态结构和布局的重要战略意义。可见,民族团结教育是一种人与人、人与文化之间思想和精神领域的交融,从而实现以文育人、以情育情的高度和生存境界。


  三、有效提升黑龙江省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一)明确民族团结课程实施目标


  任何一门课程的实施过程并非简单易行,必须基于学生不同身心特点及规律,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学设计、组织、学习并推广其有效经验。而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教材及相关教学内容的设计等,都需要考虑其蕴含的文化元素。因此,民族团结教育实施过程正是帮助学生通过参与课程,接受各种文化信息,从而传承及传播各种文化精髓的过程。同时,教师往往通过课堂教学,建构相关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树立尊重与平等、公正和自由等生存理念。正如著名多元文化教育专家班克斯所言:“把民族和文化多元看成是民族和社会和谐共处,而非意图消除民族和文化差异。”可见,在实现民族团结教育目标时,应基于学生身心特点和基础,具体分解每一个教学实施目标,逐渐提升并实现最终目标。


  (二)构建多维度实施民族团结教育途径


  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要注重构建多维度立体式实施途径。《民族团结教育纲要》规定,把民族团结教育列入国家实施地方课程的一门专项教育,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每学年的教学活动要保证10~12学时。因此,既可以通过语文、历史、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教学,也可以通过广泛融合在学校文艺活动和运动会、主题活动月,主题班会、展板等走廊文化,黑板报、手抄报、班级文化墙、学校文化展室等多种途径,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使学生更多地掌握我国民族教育政策,了解和接触各民族文化历史与风俗习惯,提高学生掌握民族相关常识。


  (三)教师树立民族团结教育理念


  专业发展是每一位教师都要经历的职业阶段和过程。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党中央和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指向,中小学教师在自身专业发展中始终明确和树立这一教育理念,这也是我国56个民族共生共荣的社会发展目标。例如,可以通过大中小学合作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教育理念,为此,高校及时开设相关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小学师资培训,尤其要提高思品、语文、历史、地理等科任教师和班主任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通过在班级、学校各项活动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真正实施无痕绿色的民族团结教育教学活动。


  (四)基于地缘优势实现民族和谐共存目标


  独特的地缘优势和文化资源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基础。基于课程标准,在教材及教学内容中融入这些优势资源,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同时,民族团结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面渗透,从小抓起。据统计,目前黑龙江省已经形成54个各民族共存的社会生态,在日常衣食住行中潜移默化地了解和营造各民族和谐共生的文化生活环境。因此,结合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生态条件,在社会各界和社会文化环境建设中积极挖掘和提炼各民族优秀文化元素,结合多维教育传媒,及时传授给年轻一代,使他们从小具备各民族和谐共存的认知观念和价值趋向。而这一过程必须基于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团结教育理论为支撑,需要各层级教育的鼎力配合和有效实施才能顺利实现。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只有学校教育系统各因子之间保持和谐均衡生态,即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切实有效地推进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乃至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为人才培养起到奠基作用。


  参考文献:


  [1]JamesA.Banks.文化多样性与教育[M].荀渊,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杨丽萍,覃月弯.基于文化认知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策略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8(5).


  [3]吴春宝.文化自信视域下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意义、内容及路径选择[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9(4).


  [4]万明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使命[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7).


  [5]李建波.构建家国文化课程加强民族团结教育[J].北京教育(普教版),2020(4).


  [6]韦克平,谢俏静.民族团结教育场域下青少年民族文化认同实证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