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红色电影承载着中国革命时期的精神,担负着历史记忆再现,以及红色精神传承和主流意识形态宣扬等重要职能。新时代红色电影的思想内涵不断升华,革命精神产生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逐步拓展,有力助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关键词〕红色电影;革命精神;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把握历史就可以获得知识的武装,站在历史的深厚基础上可以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回顾百年党史,流动在中国人血脉中的“红色情结”与中国革命紧密相连。代表着斗志、勇气、勤勉的“红色”成为中国革命信仰、行动和精神的代名词,后又逐渐丰富发展为一类文化。电影作为重要的艺术载体,在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文化基因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红色经典电影是电影类型中的一种,它承载了中国革命时期的精神。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红色电影便依据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传达着革命精神,并承担着革命国家历史再现的任务。《董存瑞》《地道战》《智取威虎山》《长征》《集结号》等经典红色电影中所弘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而新兴红色电影《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我和我的祖国》等传承了经典红色基因,并结合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继续承担着向大众讲述革命历史的任务,不断扩大红色精神的影响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助力。  

一、承载时代记忆,讲好革命故事  

“红色经典电影”是指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现的,大量反映时代、贴近人民群众真实生活,展示革命精神风貌和英雄主义思想风貌的电影作品。数十年来,伴随着国家政策、国内外经济政治环境以及科技手段等因素的变化,红色电影也在表现内容、创作范式和美学风格等方面发生着改变,但其一直留存着传播当代革命精神、弘扬主流价值取向的特征。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两种题材的电影成为主流。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方面,长久的战争生活还停留在民众的记忆中,革命胜利和民族独立带来的喜悦和激动仍在持续。另一方面,全面而火热的社会主义改造建设让人们充满对生活的激情和对未来的渴望。因此,这个时期的电影创作多围绕战争历史、革命英雄人物、生产建设等领域进行,着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主流价值观。《铁道游击队》《狼牙山五壮士》《红旗歌》《赵一曼》《董存瑞》《上甘岭》《伟大的起点》《渡江侦察记》《五朵金花》《红日》《霓虹灯下的哨兵》《英雄儿女》等影片纷纷涌现。这一时期的影片对美学风格和拍摄手法并未倾注太多心力,更多地专注于反映旧社会旧政权的腐败和黑暗,再通过革命者、工人、农民的形象重现革命战争和新中国建设时期人民的英勇无畏和勤劳善良,展现新社会、新风尚,建构一个理想中的新的国家形象。被誉为代表着新中国十七年电影文学最高成就的电影《董存瑞》,拍摄公映于1955年。影片记述了战斗英雄董存瑞的成长故事,从16岁的淘气少年讲起,再到历经战役磨练的八路军战士,最后定格成舍身取义、手托炸药包高呼“为了新中国,前进!”的革命英雄。影片循序渐进,塑造了一个多层次的英雄形象;赞颂了无数为革命奉献牺牲的革命者,鼓舞了每一位观众投身国家建设、贡献自身力量。《五朵金花》讲述了白族青年阿鹏与副社长金花在大理三月街一见钟情,次年阿鹏走遍苍山洱海寻找金花;经过一次次误会之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该片同时记录了一个火红的年代,人人都在为新中国成立10周年而努力工作着,为成立人民公社、大炼钢铁、农业机械化等共同理想奋斗着;而物质相对贫乏精神却极为富有,它们用最朴素的生活面貌展现了当年的单纯和火热。  

二十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我国经历了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红色电影的大众传媒属性开始凸显,一批具有观赏性和美学特征的电影就此诞生。这一时期的电影题材大致包括革命战争题材、革命领袖题材、英模人物题材和海峡两岸题材,诞生了诸如《百色起义》《闪闪的红星》《大决战》《大浪淘沙》《孔繁森》《焦裕禄》《保密局的枪声》《高山下的花环》《大河奔流》《百色起义》《红色恋人》《情天恨海》《黄河绝恋》《国歌》《周恩来》《共和国之旗》等优质影片。随着制作手法的升级完善,该时期的红色电影叙事框架更加清晰,对历史背景的全景式描写开始增多;还注重对人物事件真实性的还原和把握。影像拍摄方式方法逐渐成熟,并能够将所宣扬的革命精神较为和谐地融入影片始末。《百色起义》主要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在广西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一段历史。影片围绕百色起义展开,讲述了蒋、桂军阀矛盾激化,邓小平化名邓斌到广西,说服俞作柏、李明瑞将掌控的部队和军需辎重迅速转移到百色,并发动百色起义的故事。影片不同于早期的革命战争题材电影,取景宏大,视野宽阔,故事情节完善;在美工服装、场景还原、节奏把握方面都达到了当时的最佳水平,用史实和美学相交融的方式再现了革命历史。  

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化和后现代主义不断影响着电影市场,商业化的运营模式和主流意识形态的精神核心成为新世纪红色电影的主要特征。进入新时代以后,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在此指导思想的引领下,当代的红色电影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上,增加了全球化的视野。影片取材不仅仅局限于革命历史的回顾,还聚焦于当代历史或“进行时”的真实事件,在历史及现有成就的再现中展现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中国精神,用以提升民族自信和民族凝聚力。《辛亥革命》《智取威虎山》《集结号》《建国大业》《红海行动》《夺冠》《战狼》《中国机长》《攀登者》《1921》等一众影片与以往红色电影不同,它们更多地依靠数字技术模拟还原战争场景,创造虚构奇观。2018年春节档上映的《红海行动》根据“也门撤侨”的真实事件进行改编,主要讲述了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8人小组在局势紧张的中东伊维亚共和国执行撤侨任务,解救中国公民的故事。影片在展现中国军队训练有素、战斗能力极强的同时,也向观众和世界展现了中国军人热爱和平、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其始终怀有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http://www.pingkanwang.com/    

红色电影一直是中国前进道路上的忠实记录者。与此同时,它也不断地在叙事方式、镜头语言、影像符号等方面取得发展与进步。  

二、创设叙事模态,再现革命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红色电影承载着革命精神在新时代传承与发展的重担,带有鲜明的政治性、时代性和人民性。红色电影以视觉艺术为观众重现革命史实,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历史事件,带领观众体会历史,并通过人物和事件展现出革命先辈的不畏困难、心系家国的伟大精神,让观众找到当前现实中的精神支柱;并以史为鉴,永葆初心。  

题材为革命历史的红色电影大多通过对特定历史时期的回顾,讲述当时的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表达特定的精神面貌以引起观众共鸣。《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是革命历史题材的系列献礼片,均采用大制作、大导演、大明星、大宣传的制作模式,将红色电影的内核与当前的商业化需求结合得恰到好处,可谓是新兴红色电影的代表性作品。三部电影从客观的历史纪实出发,真实地再现革命历史;同时借助艺术表达把战争的惨烈、革命的艰难和英雄先辈的悲壮渲染了出来。因为影片中需要再现某段具有时间跨度的历史事件,因而采用何种叙事方式就显得格外重要。在一改往日红色电影的叙事传统、启用豪华明星阵容、赋予影片娱乐化元素之外,以建国电影三部曲中上映时间最早的《建国大业》为例,该影片的叙事时空、叙事角度、叙事结构都对影片主题的有效表达起到了推动作用。  

法国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剧作家马赛尔·马尔丹曾在《电影语言》一书中说:“电影首先是时间的艺术,时间在变化、场景在变化、人物在运动,情节不断向前推进。”叙事时间既是梳理故事脉络、把控影片节奏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对空间的流动起到了推动作用,影响着人物事件的发展。《建国大业》主要讲述了从1945年抗战胜利首次国共和谈到1949年举行开国大典期间的风云变幻。将长达四年的历史凝缩在短短135分钟内,影片的导演和编剧需要对众多故事题材进行筛选与提炼,再基于对影片主线的总体把握,压缩相关事件,形成相应叙事时空。所以,《建国大业》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为主线,重点描述了共产党解放北平、筹备开国大典、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在解放区的生活等内容,凸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为新中国成立所做出的贡献。同时,影片中也包含着重庆谈判、国共决裂、国民党溃败等历史事件,更为全面地展现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纬度提高影片完整度。  

叙事角度指的是影片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视角。《建国大业》采用的是外视角纯客观叙事,即站在中立的视角进行叙事,不介入到故事中任何人物的内心活动中去。在解放军抵达北京、毛泽东主席抵达北京等重要情节中,影片都是以普通民众的视角进行叙事,从一个平凡的角度完成对重要历史时刻的回顾。影片中也以冯玉祥等部分国民党进步人士为第三方视角,更客观地展现了革命的进程和社会的变迁。此外,影片从整体来看采用了由微观叙事反映宏大历史主题的叙事角度,从典型事件、典型人物入手,以小见大。  

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是以叙事为主的艺术,而其叙事结构则是影片生命的骨骼和躯干。《建国大业》按照事件发展顺序架构影片框架,属于因果式线性结构。影片以故事因果关系为叙述动力,以线性时间戏剧化展开故事,逻辑严密,情节完整。《建国大业》以时间为主线进行逻辑叙述,从重庆谈判拉开序幕,按照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高潮、结局的顺序,依次讲述了较场口事件、三大战役、定都北平、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等事件。影片各情节之间联系紧密,形成环环相扣的逻辑表达,对历史的整体把控和细节处理都非常得当,让观众对革命历史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同时,线性结构强调历史整体的呈现,增加了我们观影的沉浸感,从而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共产党人的热血坚定和顽强伟大,告诉人们要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除此之外,镜头语言也为红色电影讲述着这一主题。在和谈前期,毛泽东、蒋介石二人一起出席记者发布会的情节中,《建国大业》所采用的画面构图是1:1的构图比例;然而在国民党节节败退,蒋介石部署后路时;稳定的构图则被打破,大篇幅的画面倾向蒋介石。构图的变化体现出社会的整体境况以及国共两党之间力量对比的改变。画面中冷暖色调的差异,也体现出国民党和共产党不同的意志品质和发展趋势。影片中对景别的运用也颇具特色,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错综复杂的政治格局中,带领人民克服重重阻碍建立了新中国。在结尾开国大典的镜头处理中,人民欢庆的全景与飘扬的五星红旗的特写镜头交替出现,体现出党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路上的艰苦和奋进,提醒我们要时刻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  

历史当须铭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奋斗路程注定充满荆棘。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在前进的道路上,回顾历史能让我们汲取前人智慧、传承奋斗精神,并获得思想上的启迪。红色电影发展至今,为记录党的发展历史、发扬党的奋斗精神做出了巨大贡献。新时代的红色电影以适合当下大众观影偏好的方式,进一步扩大红色精神的影响力,带观众深度回味党的革命历史,重温国家的发展历程,引导观众从中获得革命精神的力量,激励人们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矢志不渝地奋斗。  

三、构建视觉影像,传承革命精神  

时代在不断发展,历史总是容易被人们在不经意间忽略,而红色电影所带有的红色基因则能够帮助新时代的年轻人建构出积极健康、拼搏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新兴红色电影以行之有效的方式帮助当代青年了解历史,传承红色精神。在借影像艺术作品传递红色精神的过程中,视听语言符号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作用。  

影像是电影存在发展的基础,视觉影像符号则是塑造影片人物形象、体现影片精神内核的重要元素。红色电影中的影像符号主要包括人物影像和实物影像。2011年上映的献礼影片《建党伟业》还原了武昌起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期间动荡激扬的十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让这十年显得艰辛而又伟大。在混乱的年代里,革命先辈为中华民族的觉醒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传播先进思想、团结爱国人士,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振兴抛头颅洒热血。该片不同于主流红色电影中的脸谱化形象塑造,而是通过动作、表情、行为等身体语言表现了各个阶层的爱国主义情怀。正在理发的毛泽东恰逢新兵招募的激动,顾维钧签下凡尔赛协议时的痛苦和无奈,红色运动中写血书的女大学生,被关进监狱里周恩来等人的绝食抗议……每一幕都让人为之动容,因其心潮澎湃,演绎出了青年的革命史诗,表现出革命先辈为救国而不畏牺牲、顽强奋斗的革命精神。实物影像同样在影片的衔接和主题表达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1917年张勋复辟,他为溥仪在紫禁城里放风筝;风筝刚飞起来没多久,就有飞得更高的两架飞机从紫禁城上空掠过,而后风筝飘摇落地;风筝一物则代表当时的帝制已到穷途末路。视觉影像符号所具备的强大感染力,极易使青年群体与影片传达出的价值观产生共鸣,点燃其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并产生为国效力的热切希望。  

听觉影像符号作为视听艺术的电影来讲也极其重要,其主要包括人物对白、文字、音乐、声响等内容。其中,本身自带含义的音乐符号在红色电影的应用中更具有代表性。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红色影片《我和我的祖国》采用的是缀合式团块叙事结构,由七个并无明显因果关系的故事片段连接组合而成。七个故事片段取材于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的经典瞬间,包括开国大典前夜、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女排三连夺冠、香港回归、北京奥运会、神舟十一号返回舱落地、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在影片中,无论是距离开国大典六小时前,在电动模拟升旗装置场用小号吹响的《义勇军进行曲》;还是当香港回归,五星红旗飘扬在香港上空时响起的《东方明珠》,都对观众的心理和情绪产生了直接影响,实现了与祖国的同呼吸、共命运。而片尾出现的普通民众的合唱片段配以电影同名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更是将电影主题推至顶峰,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此刻千千万万的个体都与祖国的命运交织、融合在一起,都因祖国的富强繁荣而与有荣焉。  

此外,影像中的语言符号也有着推动情节发展、揭示电影主题、发扬红色精神的作用。在《建军大业》中,毛泽东与朱德成功会师井冈山时,毛泽东在将士面前振臂高呼“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极大地肯定了共产党革命军队的顽强意志与火热态势,让观众真切体会到了共产党人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战狼》系列中被评为最令人热血沸腾的一句台词是“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最大程度上弘扬了爱国主义与民族意志,体现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对使命和职责的坚守;从而让观众大幅提升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在讲述首批中国共产党人救亡图存的影片《1921》中,毛泽东“为理想奋斗,为真理献身,即便是一无所获也值得”、陈独秀在牢狱中“军阀要我死,我要中国生”等呼号,都表现出中国共产党人英勇无畏、砥砺奋进的革命精神,真实地再现了波澜壮阔的建党历史,而其中喷薄而出的锐意进取和顽强生长的青春气息,更是极大地鼓舞了当代青年人。  

红色电影传承至今,随着时代的变化,其形式和内容有所改变;但红色电影所传承的精神内核一直未曾改变,爱国、奋斗、奉献、团结一直是红色电影的主题词。这也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所需的精神支撑。时代在不断发展,红色电影所担负的历史任务也会将革命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陈犀禾,赵彬.红色经典电影及其国家叙事[J].电影艺术,2021(04):35-40.  

[2]海阔,罗钥屾.电影叙事空间文化研究范式[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02):67-72.  

[3]彭万荣.新时代红色电影的经典再造[J].人民论坛,2019(26):131-133.  

[4]王博.回溯与重塑:21世纪以来新技术建构电影叙事的两种样式[J].当代电影,2021(07):140-144.  

[5]文一茗.电影镜头叙述中的符号指示性[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9(03):120-127.  

[6]张晋辉.能听与所听:2015年后中国电影中的声音逻辑分析[J].电影艺术,2020(04):109-114.  

[7]电影语言[M].中国电影出版社,[法]马赛尔·马尔丹著,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