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丝绸文化在中国古代女性形象塑造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并以独特的视角反映着女性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标准。以丝绸文化中珍贵的物质资料和视觉文本为基础,分析女性与丝绸文化的互动关系,探究中国古代女性形象塑造的审美标准及其隐含的社会性别内涵。  

〔关键词〕丝绸文化;女性形象;审美标准;服饰艺术  

中国拥有悠久而丰富的桑蚕养殖、丝绸纺织的历史,并形成了灿烂辉煌的丝绸文化。从丝绸文化的史论研究中,可以构建丰满立体的女性形象,窥探古代女性的审美标准。在女性与丝绸文化的研究中,任克认为丝绸文化与东方女性美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关系;葛玉清认为中国的传统丝绸文化承载着中国古代女性对美满生活的渴望,体现了女性的柔情与智慧;王秦认为丝绸造就女性之美,丝绸孕育女性气质;陈芳以丝绸服饰为研究视角,探究不同时期女性的生活方式与审美趋势。丝绸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代表,贯穿了中国女性生活的历史发展过程。从丝绸文化的视角出发,可以更深入地对女性形象与女性审美标准进行研究。  

一、丝绸文化与女性的互动关系诠释  

丝绸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珍贵的价值,是人们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个方面反映出来的各类形式的文化,集中反映在丝绸相关的历史、文化产业、艺术作品、民间信仰、习俗风尚、劳动实践等各个领域中。丝绸服饰历经了五千年的历史,伴随着时代的更迭与大众的需求而变化,是时代精神和制度文明的“缩影”。丝绸与文化整体的同构对应关系以及人类生活的密切相关,使丝绸被称为文化的典型代表。丝绸文化与中国女性有着天然的联系。从蚕神嫘祖教导女性育蚕织丝开始,丝绸成为女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女性推动着丝绸产业和丝绸艺术的发展,而丝绸塑造着女性形象,丝绸文化影响着女性生活和女性观念,既是呈现女性魅力的载体,也是传统社会意识的具象化呈现。在丝绸相关历史中,女性参与了丝绸文化的创造;在文化产业中,女性影响了丝绸文化独特审美情趣的构建;在艺术作品中丝绸文化重现了女性从事农桑事业、穿戴丝绸服饰等情景;在民间信仰中,女性是丝绸人格化的象征;在习俗风尚中,丝绸文化涵盖了女性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劳动实践中,女性是农桑产业的主要劳动群体。女性就像一面镜子,各个时代社会形态中细枝末节的变化,都能通过女性形象和审美文化的变化表现出来。越深入地了解丝绸文化,就会发现女性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从丝绸文化的视角,虽然不能全面地把握中国女性的全貌,但是能够进一步欣赏到中国女性的魅力。中国古代女性的生活百态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逐渐衍生出不同的女性形象和审美标准,并反射出不同的文化表征。  

二、丝绸文化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丝绸文化中蕴涵着中国最早的女性观念。嫘祖是由丝绸文化衍生出的第一个女性形象,充满了传统社会对于女性的美好想象。嫘祖的“嫘”字由“女”“田”“丝”三部分组成,象征了丝田之女,其天然的职责就是采桑养蚕。嫘祖的形象对于古代女性形象的塑造具有深刻的影响,奠定了中国“男耕女织”的社会形态。《谷梁传》中提道:“天子亲耕,以共粢盛,王后亲蚕,以共祭服。”皇后作为全国女性的最高统治者,亲自率领女性参与育蚕制丝的活动,强化了中国女性的社会角色,自上而下地影响着女性形象的塑造。女性作为丝绸文化的物质制造者、艺术创作者和文化传播者,与丝绸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以中国丝绸文化的物质资料和视觉文本作为研究基础,可以更好地探究女性形象塑造的起源与发展脉络。  

丝绸文化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女性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在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女性承担着织绸纺纱的工作,是家庭经济收入的核心成员,享有一定的社会话语权。甲骨文中有“妊”字,其中“壬”象征纺纱绕丝的工具,《说文解字》中“妊”在早期是对善于纺织的劳动女性的一种美称。《周礼》中记载着任用于民的九种职业,其中丝绸产业被称为嫔妇之业,化治丝枲,可见女性在传统社会中掌握着生产资料,与传统丝绸文化的发展紧密相关。清代康熙帝命令焦秉贞等人创作《耕织图》以推动民间农业的发展,图卷中记载了女性在丝绸生产中的劳动景象,将丝绸文化与女性形象之美相结合,并附有二十三首诗,其中用“从来蚕织女功多,当念勤劳惜绮罗,织妇丝丝经手作,夜寒犹自未停梭”来赞美女性在丝织产业的贡献。丝绸文化凝结着古代女性智慧的结晶,反映着女性坚忍不拔、刻苦勤劳、笃行务实的劳动精神。  

丝绸作为一种书画载体,记录着中国古代的女性形象。丝织品作为书画载体比纸的历史更为悠久,由于丝织品洁白细腻的质感和优良的物理特性,发展出独特的帛画艺术。其作为古代宫廷的书画形式之一,保留了许多女性绘画主题的作品。1949年出土的战国时期帛画《龙凤人物图》,以丝绸为载体描绘了一位先秦的挽髻女子,身穿长袍,行祭祀之礼,其塑造的女性形象风格端庄大气,行止之间具有一定的威严感。东晋顾恺之创作的《女史箴图》充分展现了古代女子的柔美姿容,其形象温婉端庄、静贞贤淑,所描绘的丝绸服饰轻盈飘动,呈现出风雅的意境。中国古代留下了大量丝帛绢画,画家通过艺术创作留下了生动的女性形象,具有强烈的传统审美意趣,透过这些视觉文本,可以追寻传统的中国女性观念,折射出社会对女性形象的审美标准。  

丝绸作为珍贵的服饰面料,展现着传统女性的魅力。在中国传统社会文化中,服饰代表着人们的身份和名望,人们渴望通过合理的服饰穿戴吸引他人的关注,并获得尊重。曹植的《洛神赋》是中国古代最典型的描写女性形象的文学作品,描写洛神的容仪服饰之美:“披罗衣之璀璨兮,珥瑶碧之华琚。”丝绸服饰的轻柔精致衬托出神女的非凡和姿容,行动间裙摆飘扬、玉饰叮当作响,曹植将女性的丝绸服饰描绘得生动而形象。唐代诗人王建在《宫词》中写“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刻画的是宫廷仕女的服饰美,丝绸服饰既是其魅力的表现载体,也是其身份地位的彰显。华美高贵的丝绸服饰是古代女性最具魅力的形象塑造方式,就像古代女性灵魂的自然延伸,折射出特定时代下社会现实的审美心理,反映着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中的美学风尚,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丝绸文化与女性形象之美的联系形成了一种固有概念。宋代陈姚著写的《续画品》中写:“笔迹调媚,专工绮罗”,将“绮罗”直接用于称呼貌美的女性,可见古代女性形象与丝绸文化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  http://www.pingkanwang.com/  

丝绸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表现着传统女性在各个时代的不同的面貌。从丝绸文化的视角,虽然不能全面把握女性形象的全貌,但能反映出古代女性如何通过丝绸服饰塑造自我形象及其文化表征。秦汉时期女性的形象,以端庄贤淑的风格为美,丝绸服饰端庄大气,彰显女性气质和家族实力。唐代女性追求华美丰盈的形象,丝绸服饰的设计偏向色彩鲜明、薄若蝉翼、华美富贵的风格。宋代女性追求柔弱风雅之美,宋代艺术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大多具有一种弱不禁风的美。明清时期中国女性追求奢靡之风,丝绸服饰华美精致、织金点翠,体现大国风采。女性的形象以及隐喻的社会地位、家族实力以丝绸为载体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来,一方面表现了符合时代特征的女性审美情趣,另一方面巩固了丝绸文化在古代女性服饰中的社会性地位。因此,中国古代女性形象的塑造需求推动着丝绸文化的发展,也是丝绸艺术不断创新优化的动力。  

三、丝绸文化中传统女性形象的审美标准  

女性既是丝绸文化中的物质创造者,也是丝绸产品的使用者和文化的传播者,其社会角色与丝绸文化息息相关。传统女性形象审美标准不仅是从女性自我意识的角度出发,也从社会意志的角度出发,体现着传统社会的性别观念和伦理思想。丝绸文化既包含了女性服饰,也包含了社会意识对于传统女性的审美观,表现在品行美、服饰美、劳作美三个方面。  

(1)以品德高尚为美传统丝绸文化中女性形象的“品行美”源于文人墨客对于女性社会生活的描写和评论,通过真实的写照和比兴,将丝绸的特性与女性美联系起来,赞颂女性的勤劳与纯真。刘向在《列女传》中提出女性的审美标准与道德有关。汉代《陌上桑》中刻画了一个美丽坚贞的采桑女秦罗敷,其不仅拥有姣好的面容,还拥有高尚的品德,集外美内秀于一身,是中国古代美女形象的代表人物。宋代鲍照在《芜城赋》中写“蕙心纨质,玉貌绛唇”来形容女性的美,赞美其心灵如蕙草一样芬芳,其品质如丝绸一样洁白。由此可见,丝绸文化中传统女性的审美标准,对女子的品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强调女性的内在美。  

(2)以服饰鲜洁为美透过女性的外在服饰,人们可以了解女性的家族背景和社会身份,因此传统女性审美观念中,服饰鲜洁尤为重要。在历代艺术作品中,对服饰的刻画成为塑造女性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创作者通过衣着来刻画女性的魅力,将丝绸服饰从工艺之境转变为艺术之境,实现女性美与服饰美的统一。明代诗人丘吉描写宫廷女子“丝抽霜藕织仙衣,立近芭蕉怨落晖”。《红楼梦》第三回里描写王熙凤的华美着装:“身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体现了当时社会文化下女性服饰的色彩美与形式美,从细节中可以窥见传统丝绸文化的繁荣。鲜艳整洁的丝绸服饰是古代女性构建自身魅力的重要因素,折射出古代女性对于丝绸文化的喜好,反映出古代女性如何通过丝绸服饰构建自我形象及其文化表征。  

(3)以善于纺织为美在丝绸文化中女性是主要的劳动实践者,具有重要的社会地位,尊敬善于纺织的女性是一种社会风气,并且在早期女性观念中,形成一种固定印象,善于纺织的女性是十分具有魅力的。东汉王逸的《机妇赋》中写:“动摇多容,俯仰生姿”是古代社会对于织女的生动刻画。唐代张萱的《捣练图》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宫廷仕女为丝绸产品脱胶时捣练、检理、熨烫的场景,画面上的女性形象神态悠闲、举止风雅,具有强烈的形式美感,开创了唐代仕女画的先河。丝绸文化通过古代女性的辛勤劳动得以发展和传播,古代女性的劳动价值通过丝绸纺织被社会认同,丝绸文化与女性生活相辅相成,那些通过巧手织出的美丽绸缎,就像古代女性灵魂的自然延伸,既是外在的劳动实践,又是女性的内在表达。  

结语  

丝绸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传统社会意识流的衍生,一方面能够体现古代女性的生活百态,丰富古代女性形象的构建,另一方面是民间智慧的实践产物,反映大众的需求,蕴含着自然人伦之情。通过丝绸文化艺术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丝绸文化与中国古代女性的互动关系,探究丝绸文化对女性形象及女性观念的影响。首先,丝绸文化根植于古代女性的日常生活之中,女性推动着丝绸产业和丝绸艺术的发展。其次,丝绸文化反映着女性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以独特的方式记录着传统女性在各个时代的面貌。再次,丝绸文化影响着社会视角下女性形象的审美标准,表现在品行美、服饰美、劳作美三个方面,体现了中国传统意识下的女性观。总之,丝绸文化以独有的方式记录着古代女性形象,为中国传统女性研究提供了丰富物质资料和视觉文本。  

参考文献:  

[1]王秦.关于丝绸与女性文化的思索[J].美术观察,2007(09).  

[2]陈芳.粉黛罗绮·中国古代女子服饰时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  

[3]马良.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丝绸艺术[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钟文烝.春秋谷梁传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  

[5]姚最.《续画品》成书与流传考略[J].艺术设计研究,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