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美术活动,教师要从更多角度展开思考和调动,对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展开多元整合处理、对幼儿园美术活动教程进行优化升级、对传统文化渗透美术活动进行深度发掘,以有效塑造幼儿综合素质。传统文化与幼儿美术学习活动有更多对接点,教师利用诸多教辅手段展开对应设计和操作,以提升传统文化融入水平。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活动;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与幼儿美术活动相结合,能够给幼儿带来更多学习体验的机会,让幼儿从小就能够建立文化传承意识。传统文化与美术这门艺术有太多对接点,教师在传统文化资源整合、传统文化教程优化、传统文化活动设计、传统文化训练渗透等方面作出积极探索,能够建立更多传统文化渗透契机。不同地域有不同传统文化特色,莆仙传统文化带有古闽文化的底蕴,也有汉唐中原文化的渗透,表现在语言、风俗、饮食、民间艺术等诸多方面,教师要对地域文化特色做深入发掘,对幼儿园美术活动进行全面渗透,培养幼儿传统文化基础素养。  

一、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创设美术活动背景  

幼儿园美术活动都比较直观而简单,教师要借助更多信息渠道搜集传统文化信息素材,并将其融入到幼儿美术实践活动之中,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建立传统文化意识和感知。莆仙地域有比较突出的传统文化特色,莆仙方言属于闽海方言群,民俗保留中原古风,又有地方特色,上元赏灯、踏青祭扫、龙舟赛会、重阳登高、辞岁迎春等节俗活动,都渗透更多传统文化底蕴。求真、向善、重教、崇德的文化特色,在海内外都有重要影响。  

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切入点众多,教师需要有对接意识,针对当地民情风俗特点引入相关内容,势必能够给幼儿带来更多学习体验。如尊老敬贤、勤劳俭朴、助人为乐等民风,在这个地域内有更广泛的市场。传统地方性文化艺术种类很多,莆仙戏、十音八乐等,都渗透了更多民俗元素,教师借助媒体手段播放相关内容,可以给幼儿带来视听冲击。如果教师能够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对这些艺术中的美术因素进行观赏和认识,能够丰富美术印象。教师不妨将戏中的人物进行重点推介,对美术内容进行对应渗透,以有效提升美术活动操作品质。在观看传统戏剧视频时,教师要求幼儿对角色特点做全面关注,如服饰、台词、动作、背景等。幼儿观看戏剧后,教师组织幼儿做观后讨论,并设计了一些问题。如:看过这些戏剧人物的表现,你对戏剧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一个角色?为什么会喜欢这个角色?幼儿面对这些问题,都能够给出不同的解读。从幼儿解读情况可以看出,教师引导是比较到位的,给幼儿带来更多学习启迪。看传统舞台剧,这是比较新鲜的学习形式,幼儿从中获得的学习体验也是深刻而有形的。幼儿对传统民间艺术有浓厚的观赏兴趣,教师要做好必要的引导,让幼儿从美术视觉展开学习和探索,以提升美术感知印象品质。  

教师借助民间文化戏曲展示机会渗透美术内容,让幼儿从民俗文化中接受美术教育,这是比较有创意的设计和组织。民间文化有其独特的呈现形式,教师从更广泛的视角展开搜集整合,以更直观的形式进行调动,给幼儿带来更多学习启迪,促进美术活动顺利展开。幼儿美术学习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借助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美术教学,能够给幼儿带来更丰富的感知体验。地方传统文化包含内容极为丰富,教师借助多种信息渠道展开具体搜集和整合处理,为幼儿提供适合的学习契机。从幼儿具体表现中可以看出,教师对幼儿学习心理的把握更为深刻到位,其学习调动效果更为突出。  

二、优化传统文化教程,提升美术活动品质  

幼儿园美术教程需要优化处理,教师在具体操作中有意识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能够形成丰富的教学动机。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喜欢以涂鸦形式展开学习,教师不妨结合传统文化形式进行相关引导,让幼儿能够在涂鸦玩耍中接触到传统文化内容,在生活对接中建立美术素养。幼儿年级段不同,对美术的感知也呈现差异性,教师在传统文化元素渗透时,也需要体现差异性,针对不同幼儿群体设计不同美术学习内容,能够给幼儿带来更多美术信息的冲击。  

美术活动带有系统性,教师需要有整合意识,借助传统文化资源展开具体施教操作,能够让幼儿顺利进入到美术体验环节。如带领幼儿实地参观历史遗迹,从美术角度展开观察和梳理,能够给幼儿提供更多学习启迪。教师讲述莆仙民间故事,结合莆仙民俗发展演变历史进行文化传播,让幼儿对这些英雄人物形象进行直观观察和感知,用图片形式展开美术学习,美术活动自然启动。如游览枫亭时,教师给幼儿讲述南宋抗原斗争英雄陆秀夫的故事,要求幼儿用画笔画出一些形象来,让美术学习贯穿到参观学习过程之中。幼儿进入观察写生阶段,利用简笔画的形式呈现相关形象,教师巡视幼儿创作情况,给予必要的技术指导。为激发幼儿学习热情,教师亲自操笔作画,给幼儿更多技法传授。幼儿纷纷参观教师的作品,开始深入思考,对画面做勾画修改,提升美术作品品质。教师对幼儿写生情况做评价,给予更多鼓励。这些悲壮的故事本身就带有教育意味,教师从美术活动角度展开引导,给幼儿带来全新的感知体验。  

教师借助民俗文化推开美术活动,在讲述民间英雄故事中展开美术渗透,给幼儿带来一定的心灵触动。幼儿对实地参观活动有特殊参与兴趣,教师从美术角度展开引导,给幼儿提供丰富观赏视角,促使幼儿自然进入到美术学习环节,并在广泛学习体验中形成美术素养。幼儿对历史英雄人物没有太深刻的记忆,教师利用实地观察展开相关教育,这样可以对幼儿形成深刻触动,让其顺利进入到美术活动情境之中,在不断感知体验中成长自我。幼儿有一定生活经历,传统文化渗透呈现多元化特征,教师从更广阔的视角展开引导,给幼儿提供更多学习动机。  

三、推出传统文化活动,强化美术活动体验  

传统文化以节庆、民俗等契机呈现出来,教师借助美术活动进行教学渗透,也可以借助民俗节庆机会展开相关的推介,让幼儿自然进入到传统文化学习环节,在美术学习实践中建立综合素质。美术活动形式众多,让幼儿欣赏美术作品、展开涂鸦训练、参观名胜古迹、观看民俗演出、节庆活动等,都能够形成传统文化学习契机,教师要作出针对性设计和组织,邀请家长参与到幼儿美术学习活动中来,提供必要的帮助,让幼儿在鲜活的学习体验中成长美术素养。  

莆仙地域有丰富的风物特产,这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推出传统文化活动,引导幼儿通过物产角度展开美术学习,这应该是比较有创意的学习。教师将当地的特定物产以图片形式展示出来,要求幼儿对熟悉的物产进行重点观察,然后以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开展一次媒体写生活动。幼儿对这些物产比较熟悉,自然会给出积极响应。教师深入到幼儿群体之中,对幼儿的个性表现进行评价,给其提供一些技术的指导。有小朋友画海产品,如带鱼、黄鱼、螃蟹、虾子等,也有小朋友画茶叶、甘蔗、荔枝、龙眼等特产,还有小朋友选出一些美食进行对应绘画操作。教师挑选一些优秀的绘画作品进行集中展示,将美术活动推向高潮。如“对虾图”,教师给出欣赏指导:看这对虾子多么形象,那姿态像什么呢?是不是处于战斗的准备之中?幼儿开始观察这些美术作品,纷纷给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教师适时与幼儿做互动交流,对幼儿的观察和体验做指导和评价,鼓励幼儿展开创意思考,以提升鉴赏品质。幼儿在美术学习中得到更多心灵的启迪,美术素养不断提升。  

教师推出更多当地的物产,成功激活幼儿观察思维,因为平时生活中有一定认知基础,自然能够引发共鸣。教师要求幼儿从美术角度展开观察和绘画操作,将其带入特定学习情境之中。物产美食都属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丰富美学元素,教师从幼儿生活认知基础出发展开对应设计和组织,给其带来更多学习启迪,让美术活动顺利展开,学习调动呈现高效性。  

四、延伸传统文化渗透,构建美术活动认知  

美术活动需要与幼儿生活建立对接,教师要有延伸意识,将美术学习活动延伸到幼儿日常生活之中,让幼儿有广泛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如果有可能,还要邀请家长的参与,让家长为幼儿创设更优越的学习环境,或者与幼儿一起活动和学习,利用多种活动形式推动美术学习实践,以提升活动有效性。家庭生活中渗透诸多传统文化的内容,如民俗、节庆活动都与幼儿家庭有密切关联,要求家长引导幼儿亲自参与这些活动,可以顺利接受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  

民俗文化中有不少科技方面的内容,教师从“向善”文化中展开引导,以“妈祖文化”进行介绍和渗透,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信息,引导幼儿展开对应观看,让幼儿用画笔表现相关信息,促使其自觉构建美术活动认知。“妈祖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教师讲述妈祖的故事,对其崇高的精神美德进行歌颂,要求幼儿用泥塑等手段展开相关操作,对妈祖形象进行深入的探究和认知。幼儿对妈祖形象有一些零散认识,教师从美术角度进行渗透和启迪,要求幼儿进行绘画和泥塑操作,让其在玩耍之中建立美术认知,在游戏之中接受传统文化。教师与幼儿一起活动,用泥塑形式进行具体展示,确保美术活动顺利推进。幼儿对泥塑操作比较有感觉,其成品制作都比较有创意,教师挑选一些典型成品做重点推介,组织幼儿做鉴赏评价,给幼儿提供更多思考的方向,确保活动顺利展开。幼儿对泥塑展览有很强的认同感,都能够主动参与其中,从观察和鉴赏体验中建立美术认知。泥塑是典型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幼儿生活中有一定的接触,教师要考虑幼儿认知基础做出指导。幼儿进入鉴赏环节后,教师还需要做出跟进观察和指导,唯有及时做出调整和干预,才能确保活动的顺利展开。  

民俗传统文化有广泛渗透,教师根据幼儿学习兴趣取向,在美术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内容,用绘画和手工泥塑等美术手段展开传统文化内容,无疑为幼儿带来全新学习体验。传统文化呈现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主动发掘意识,借助美术活动形式展开传统文化渗透设计,给幼儿带来更多学习启迪,让其顺利进入到美术学习环节,并在广泛体验认知中成长美术认知。幼儿园美术活动没有固定形式,教师借助多种辅助手段展开相关设计,能够成功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主动性。  

五、推动传统文化实践,打造美术活动品牌  

幼儿园美术活动有比较固定的场所,这势必形成了限制。教师要注意拓宽美术活动空间,还要做好生活对接,让幼儿进入广阔的生活时空条件下展开美术学习,让幼儿在生活观察、实践操作、参观访问、社会体验中形成美术情结,不仅能够丰富美术因素的成长,还能够培养幼儿良好审美思维,帮助幼儿建立丰实的美术认知基础。  http://www.pingkanwang.com/  

民俗文化中有丰富美术元素,教师在生活对接时要做好观照设计,让幼儿家长参与到生活美术学习活动之中,给幼儿提供更多美术操作机会,让美术学习进入到生活体验环节,这样可以形成崭新美术活动品牌。如一些手工制作活动,传统文化中有不少美术范畴的工艺品,草编、竹编、雕刻、泥塑等,都带有传统文化特征,教师不妨对接生活现实,积极推出一些制作活动任务,让家长积极配合,带领幼儿去实地参观访问,学习一些制作方法,这样可以形成崭新学习动机。幼儿园也可以定期举行一些展览活动,将幼儿制作的美术作品进行集中展示,或者是设计一些美术制作比赛活动,让幼儿有更广阔的探索学习空间。如手工作品展览活动,教师要求幼儿在家长协助下,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些饰品,或者是实用性的工具,准备参与集体展览活动。任务下达后,幼儿都能够主动响应,纷纷参与操作之中。教师与家长展开多点互动,从设计创意到制作材料的选择等多个方面做沟通,给幼儿提供更多辅助,而不是全部由家长代劳,要让幼儿真正参与其中,并且发挥主体作用,锻炼幼儿的多种能力。在成品展示环节,教师组织幼儿做特点介绍,幼儿争相发言,讨论气氛活跃。教师对活动做合理组织,确保活动顺利推进。  

传统文化与幼儿美术活动形成高度对接,能够产生无限创造契机,教师要做好对接组织,借助家庭方面的力量,引导幼儿深入生活之中,在美术性创作中建立审美认知,建立美术应用意识。传统文化需要实践来传承,教师借助更多生活实践活动渗透美术内容,可以对幼儿形成多点启迪,让幼儿从小建立美术情结。  

幼儿园美术活动设计和组织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符合幼儿学习成长的实际要求,教师要有广泛对接的意识,借助传统文化资源展开美术活动组织,让幼儿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能够成功塑造其美术基本能力。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很高,教师不妨在活动中适时投放一些民间的文化内容,结合一些文化习俗活动展开对应学习,可以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禳翠.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研究[J].教育科研,2020(11):195-196.  

[2]朱丽云.幼儿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活动的实践探索[J].考试周刊,2020(89):159-160.  

[3]肖慧.传承民间艺术丰富美术课程—本土民间艺术在幼儿园美术课程中的开发与应用[J].山西教育,2020(10):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