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普通高中开展学生发展指导,是推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学生发展指导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的背景和意义、现状与不足、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实施策略进行探索。  

关键词:新高考;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  

随着高考综合改革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特别是选课走班的实施,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高校专业与职业,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一、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的背景和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2019年9月,福建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加强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意见》,对普通高中落实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学生发展指导机制和注重学生发展指导实效。因此学生发展指导是落实高考综合改革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加强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对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高校专业与职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潜能选择自己发展方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发展指导是普通高中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学校必须为学生提供的一种专业服务,是普通高中育人功能体现的重要举措,对落实立德树人,完善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发展指导是针对学生成长中的问题或困惑,给予正面的引导、建议和给予具体的帮助,引导学生将个人的发展与社会责任、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将解决当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和个人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普通高中开展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现状与不足  

1.普通高中对开展学生发展指导的意识不强。  

尽管学生发展指导对学生成长有重要意义,但仍有部分学校没有制定或者有制定但尚未落实学生发展制度体系,还有许多学校没有成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学校对普通高中开展学生发展指导的认识会直接影响到学校学生发展指导开展的内容。  

2.缺乏专职教师,学生发展指导技能有待提高。  

目前大部分学校由班主任和心理教师承担此项工作,高中学生发展指导涉及理想、学业、心理、生活、生涯规划等诸多方面的指导,而现有师资水平很难满足学生发展指导的要求,大学也少有开设相关专业,教师缺乏相应的技能培训。  

3.学生发展指导概念窄化,学生发展指导零碎化、盲目化。  

很多学校将学生发展窄化为学业指导和生涯规划指导,迫于高考的压力,很多学校、家长把全部的目光都投向分数而忽视了学生发展指导,忽视了理想信念、心理健康指导,以学业指导替代学生发展指导。目前大部分学校开展学生发展指导是零散的、凭经验的,而非有机整合的、全程、全方位的指导。  

4.学生发展指导社会参与不足。  

目前,学校对学生发展指导主要由班主任和心理教师主要负责,其他任课教师起辅助作用,而社会参与不足,在校内的指导主要以学业指导、心理辅导、生涯规划指导为主,在校外的指导主要选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校外活动基地、研学基地作为学生职业体验基地,其他社会支持明显不足。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实施策略  

1.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学生发展指导体系。  

(1)学校实施了“导师制”和“导生制”,实现学生发展的全员化。  

学校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学生从高一至高三的整个教育过程,从理想、心理、学习、生涯到生活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和指导。学校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制定《关于实行导师制的实施方案》,通过对导师培训、考核和聘用来实施指导工作。导师定期召开讨论会,探讨学生在学业、心理、生涯规划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有效指导,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学业水平差异开展因材施教和有针对性的指导。导师们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学业水平差异开展因材施教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此一来,学生乐于接受,导师乐于指导,师生间关系更加密切,学生在学业、心理、生涯规划和生活方面的能力也逐渐提高。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学校在开展导师制的基础上实施导生制,选择一些高年级优秀学生和本年级能力突出的学生作为“导生”,协助教师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辅导,学生通过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提升自我发展意识。“导生制”的实施有效弥补了“导师制”的不足,完善了学校辅导体系,“导师制”和“导生制”的实施使学生发展指导从“零散”到“系统”,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  

(2)构建三年一贯的学生发展指导,实现学生发展指导的全程化。  

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不同年级的发展目标,纵向构建贯穿高中三年的序列化指导。高一开展校史报告、社团活动、心理性向测评、生涯测评、职业倾向测评、选科指导、学业指导等活动,帮助和指导学生适应高中生活环境和进行高中学法指导,全面了解自己的个性特质和能力倾向,初步进行生涯规划;高二开展职业体验、生涯人物访谈、心理健康团体辅导与个体辅导、生涯与职业倾向修正、学生社团、社会实践等活动,帮助学生解决选科后出现的问题,探索选考与职业的关系,为学生健全人格、形成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供帮助;高三开展理想教育、志愿填报指导、职业规划、心理减压等活动,帮助和指导学生贴近了解高校和专业特点、关注社会、追求真理、积极向上、奉献社会。  

(3)聚焦理想、生涯规划、心理、学业、生活等方面的指导,实现学生发展指导的全面性。  

学校通过系列主题班会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观看《榜样》、“共和国勋章”荣誉获得者等杰出人物的励志故事,学校邀请杰出校友组织“名人”课堂,让他们讲述自己的生涯故事,给学生一个前行的方向和学习的榜样。指导学生胸怀家国天下,树立远大理想,提升社会责任感,激发学习热情,并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努力。学校将心理课程和生涯规划课程纳入常规教学体系中,指导学生塑造积极心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健全的人格,有效的管理情绪和应对挫折。学校根据生涯指导理论,学校将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到心理课程中。为了实施专业的学生生涯指导,学校开设生涯规划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提升学生生涯决策力。学校根据校情、学情在关注资优生发展的同时也积极开展对学困生的辅导,学校还开设各种校本选修课程,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培养学习兴趣,掌握学习策略,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学校明确学生在高中阶段应该接受的生活辅导内容,分解为学生校内生活辅导、校外生活辅导和个人发展辅导等项目,构建校内外全面辅导体制,加强学生生活辅导,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http://www.pingkanwang.com/  

2.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资源共享的学生发展指导体系。  

(1)动员多方力量,形成学生发展指导合力。  

创新家长学校形式,挖掘家长资源,学校在筹建校级家委会、班级家委会的基础上,学生发展中心开发家长学校系列课程。面向家长开设亲子沟通讲座、生涯指导等专题讲座,引导关注孩子的兴趣、能力、特长和需求,与学校形成合力共同挖掘孩子的潜能,增强家长生涯规划的意识。在学生指导发展的过程中,邀请不同行业的优秀家长代表入校开展职业宣讲,介绍从事相关职业发展的情况,对该岗位的要求、职业发展前景、薪资待遇等进行宣讲,为高中选科和志愿填报奠定基础,家长资源可以弥补学校学生发展指导师资的短板和不足。在学生发展指导过程中,学校共邀请了医院、律师事务所、检察院、法院、公务员、销售、企业管理、旅游等三十几位来自不同行业的家长,结合其亲身工作经历,对从事该岗位的要求、职业发展前景、薪资待遇等进行宣讲,为高中选科和志愿填报奠定基础。  

(2)校企合作,共建学生发展指导平台。  

开展学生发展指导,只靠班主任、心理教师孤军奋战,是无法进行全方位的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学校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社会资源,共同开展学生发展指导。学校与福建省乔丹体育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职业体验基地,企业为学生提供一个体验的平台,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的组织架构和和各个部门的职能,学生在体验中了解不同岗位的职业特点、不同岗位对于从业人员资格和能力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在体验中探索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通过校企合作,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职业的平台,同时也吸引企业优秀人才加入学生发展指导队伍,弥补学校开展学生发展指导师资不足的问题。  

(3)联手高校、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共建学生发展指导体系。  

充分发挥高校、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优势,着力加强学生对理想信念、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指导;学校组织学生深入高校,在大学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实验探究,探索挖掘大学生专业、兴趣及特长资源开展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模式;邀请博物馆优秀讲解员定期到学校为学生开设晋江人文历史讲座,邀请晋江消防中队每年到学校讲解消防安全、组织安全演练;邀请晋江市法院与学校开展模拟法庭等活动。聘请共建单位优秀人才担任学校学生发展指导外聘教师,定期开展学生发展指导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与共建单位职业人物访谈、职业生涯规划咨询等,充分发挥学生发展指导校外导师的价值。  

3.构建“课程、活动、辅导”三位一体学生发展指导模式。  

(1)以校本课程、专题讲座、系列主题活动为载体,开展学生发展指导。  

学校根据区域特点和学校实际,整合校内外资源,将学生发展指导与校本课程、专题讲座、系列主题活动进行融合,开发理想信念、学习指导、心理指导、生活指导、生涯规划指导等专题类校本课程,构建了高中不同年级学生发展指导目标为出发点,构建纵向贯穿高中三年,横向融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主题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高校专业学习要求,指导学生从认知探索到能力聚焦再到决策行动,学会选择,找到适合自己特质的发展方向。  

(2)以职业体验、研究性学习、社团活动为载体,开展学生发展指导。  

学校结合区域特点,与企业、高校、事业单位、实践基地等合作,开展职业体验与生涯人物访谈、跟岗父母工作等社会实践活动,返校后进行职业分享,此外,邀请校友制作就读专业的微视频介绍,邀请家长代表进班级为学生做职业宣讲,加深对自我、社会、职业的认知,清楚自己的努力方向和人生目标,确立清晰的人生理想、激发前进的动力。学校整合各类资源,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调查、访谈等形式,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在活动中认识自我、提升自身能力,为未来的生涯及发展做好准备。  

(3)以群体指导、个体指导为载体,开展的多样化学生发展指导。  

学校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发展指导重点,既关注面向全体学生共性需求,又关注特殊学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特殊需求,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需求,定期推出咨询专题,以工作坊的形式接纳类似困惑的学生参加,由专业指导老师和专家进行集中指导,形成系列指导专题;又考虑个体发展差异,针对由专业指导老师和专家帮助学生进行个体咨询和指导。学生发展中心开设了心理热线、QQ咨询,邮件咨询等咨询平台,制定《个案跟踪辅导手册》,详细记录个索咨询情况;学校配备专业的心理管理软件和生涯管理软件,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心理档索和生涯档案,帮助学生解决个体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学生发展指导不能只靠学校单打独斗,来自家长、校友、社区、高校、企事业单位、相关专业机构与组织等各方面的资源都需要被充分利用和有机整合,学生发展指导不能只关注几堂课,学科课程、选修课、活动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班会课、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都可以渗透学生发展指导的阵地。学生发展指导教师,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引领者,其任务主要是提供信息、帮助和服务,鼓励学生自己感悟和自主发展,而不是强迫或代替学生做决定;对学校而言是一个整合者,其任务是在校内外发现资源,整合资源,充分地利用好各种资源。总之,把学生成长放在首位,建立起学校学习与社会生活的关联,帮助学生做好学业、生涯等规划,调动教师、家长、社会资源多方参与,形成学生发展指导群,不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也提升了学生发展指导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施华雄,李小华.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01):27-28.  

[2]施华雄,李小华.基于职业体验的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J].安徽教育科研,2019(03):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