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科生毕业论文教学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太原师范学院理工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标准对毕业论文文本质量进行分析后发现,其毕业论文的写作规范与研究手段良莠不齐、创新能力和外语能力普遍较低。为解决上述问题,学校可以采取以下策略:端正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态度,增强学生的规范意识,加强对学生的选题指导,采取毕业论文导师制,以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带动创新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重视外文文献的检索与阅读。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理工科毕业论文;质量分析  

一、研究背景  

毕业论文在促进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认证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的重要依据。  

《山西省学士学位论文质量抽检办法》指出,学位论文质量抽检内容主要包括论文选题与写作、论文内容及论文结论、论文创新性,要特别注意论文写作的规范化要求,并指出,现阶段存在论文选题不科学、内容空泛、论证不充分、创新不足、写作不规范、学位论文达不到学士学位授予标准等问题。[1]因此,毕业论文的质量亟待提高。本研究以太原师范学院理工科毕业论文为例,对毕业论文质量进行分析,并针对现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进而指导学生更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  

二、研究对象与内容  

本研究选取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化学系、计算机系、生物系、数学系、物理系六大院系的3442份毕业论文进行抽样调查,从各院系随机抽取20份毕业论文,共计120份。本研究根据《太原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参考规范》中的“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标准”对样本毕业论文的结构、论证、创新能力、调研能力、研究手段、外语能力、写作能力、写作规范八个维度进行文本质量分析,并按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项进行等级赋分。具体来看,结构维度包括条理性、层次性、结构性和逻辑性四个方面;论证维度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思路三个方面;创新能力维度包括对研究问题的认知理解、个人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两方面;调研能力维度包括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对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的了解两方面;研究手段维度包括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两个方面;外文能力维度侧重外文资料的参考水平;写作能力维度包括语言的准确性和文字的流畅性两个方面;写作规范维度包括各部件是否规范(格式、图表、数据、量和单位、各种资料引用等)、理论分析与计算是否正确、实验数据是否准确可靠三个方面。此外,本研究还对照各个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意见表中的不同维度得分情况进行检验。 

image.png

(二)研究手段  

由表1可知,部分学生能很好地运用学科体系内常规的研究方法进行实验,并在加工处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得出结论。以《一种求解矩阵填充问题的新方法(秩更新的新方法)》一文为例[2],矩阵填充是目前研究的热门,关于矩阵的填充问题,无论是在理论研究、算法设计方面还是在实际应用方面都有丰富的科研成果。在以往的算法中,秩更新的方法都是在每一步中分别增加秩进,而该论文提出一种新的求解矩阵填充问题的方法来丰富此方向的理论研究,即割线法更新秩,从而建立更加有效的矩阵填充算法。新方法相对于“r=r+1”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CPU运算时间,对于矩阵填充的迭代次数有明显的减少,有利于求解矩阵填充问题并在实际应用中节约时间、降低成本。但是,也有部分学生的研究方法存在不足,反映出其设计实验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薄弱的问题。  

(三)创新能力  

由表1可知,创新能力维度的“良好与优秀”占比最低,学生在该维度的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只有较少的学生对研究问题有深刻的分析或独到见解。以《基于ArcGISEngine的高校数字迎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为例[3],该论文的设计对象是太原师范学院数字迎新系统,主要围绕新生报到中的路线规划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研究目的是提高迎新系统的工作效率。该论文结合太原师范学院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以产品为驱动,具有实践意义。但调查发现,该论文的创新能力处于居中偏下水平。这可能是因为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较弱,其对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掌握及知识迁移应用能力有待强化。有研究指出,学生在毕业论文中未体现良好的创新能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学校提供的开展创新研究的软硬条件有限;教师的创新经验和创新指导不足;学生缺乏充足的开展创新研究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论文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缺乏充分认识和深入理解;毕业论文选题不科学;毕业论文的评价机制尚不完善。[4-6]  

(四)外语能力  

由表1可知,外语能力维度的“不及格”占比最高,学生在该维度的得分整体偏低。本研究主要是从英文题目、关键词、摘要、引用的相关外文文献来考察学生的外语能力。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外文文献资料的参考。毕业论文的撰写需要查阅并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需要从国外、国内两方面综述研究的起源和现状。外文文献可以反映国际相关领域的重要科研成果和动向,是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参考资料。此外,外文文献的检索和阅读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使学生广泛汲取知识,从而为论文写作打下基础,还可以培养学生搜索信息、提取信息、开发信息的综合能力。[7]在调查样本中,引用英文文献的学生较少。部分引用英文文献的论文反映出学生较高的外文水平,如《机械化学法合成Cu2ZnSnS4粉体及性能研究》《含有中性油的氯化胆碱+苯酚低共熔溶剂的物理化学性质》等。[8-9]  

四、建议与对策  

一是端正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态度。在启动毕业论文工作前,高校应适时举行毕业论文选题讲座、文献综述研讨、动员大会等活动。这不仅能让学生初步了解毕业论文应如何选题、如何收集资料,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热情,而且能端正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态度,使学生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地位及其对自身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是增强学生的规范意识。例如,细化毕业论文的写作规范,给出字体、格式的规范说明,提供论文各部件的规范要求和示例,并适当展示前几届的优秀毕业论文。又如,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学术报告,或鼓励学生参与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会议或竞赛,帮助学生建立对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的正确认识。  

三是加强对学生的选题指导。例如,引导学生结合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研究,鼓励学生自主申报有创新性的研究课题,如参加校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又如,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教改项目和科研项目,让学生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理解选题的来源、重要性和落实方案等,并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素养。再如,指导学生结合教学实践、教师科研方向、社会实践等,从不同渠道、不同角度拟定毕业论文题目,扩大学生的选题范围。  

四是采取毕业论文导师制。[10]从大一开始,学生可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个人兴趣及研究方向选择导师,加入以导师为核心且包含大四学生的研究团队。导师在其中起指引、导航作用,为学生提供专业的书籍、报刊等文献资料,并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在日常教学中,导师以组会的形式及时与学生交流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研究过程中的各类问题。  

五是以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带动创新能力的提升。高校可加大实验、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课程的比重,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可供实验、实践和社会调查的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实践调研活动,以此开阔学生的研究视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是引导学生重视外文文献的检索与阅读。学生在写作毕业论文时应充分阅读与研究相关领域的文献,了解其现有理论和研究进展,从而明确研究问题。其中,外文文献的检索与阅读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应对此有所认识。与中文文献相比,外文文献的获取相对困难。因此,高校可为学生提供文献资源获取途径和检索工具使用的培训,为学生获取外文文献做好铺垫。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外文文献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  

五、结语  

毕业论文质量是教学审核评估的一个重要诊断项目,提升地方师范院校理工科毕业论文质量刻不容缓。高校应通过多种措施使学生端正对毕业论文的态度、增强规范意识、开阔选题视野、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外文文献的检索与阅读,以改善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山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山西省学士学位论文质量抽检办法》的通知[EB/OL].(2018-07-13)[2021-07-01].  

[2]尹佳杰.一种求解矩阵填充问题的新方法(秩更新的新方法)[D].太原:太原师范学院,2018:12.  

[3]张蕾.基于ArcGISEngine的高校数字迎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太原:太原师范学院,2019:10.  

[4]史惠华.商科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8):101-102,107.  

[5]郁冬梅.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教学改革初探———基于本科生导师制视角[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5):51-52.  

[6]张红光,李永涛,何学敏.OBE视域下的本科毕业设计环节中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的思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8):70-72.  

[7]徐尤龙,李河山.问卷调查型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范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9(37):273-274.  

[8]范欢欢.机械化学法合成Cu2ZnSnS4粉体及性能研究[D].太原:太原师范学院,2018:15.  

[9]候瑞娟.含有中性油的氯化胆碱+苯酚低共熔溶剂的物理化学性质[D].太原:太原师范学院,2019:22.  

[10]梁小丽.基于网络的护理本科毕业论文“导师制”指导模式研究[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