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视角下锡伯族西迁节传承方式探析

  摘要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锡伯族西迁节的传承尤为重要。在探究西迁节历史源流、分析西迁节档案的基础上,对出版西迁节著作、拍摄西迁节影视作品、开发西迁节文旅产业等西迁节现有的传承方式进行总结;并提出应采用数字技术与西迁节民俗活动相结合、举办西迁节寻亲活动、创作西迁节节日歌曲等创新性的传承方式,以期最大程度地发挥传承锡伯族西迁节非遗项目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锡伯族西迁节  档案  民俗  传承方式

  一、锡伯族西迁节概述


  1.锡伯族西迁节的由来。新疆南北统一后,乾隆派明瑞将军驻守新疆。在军机处乾隆二十八年(1763)十一月满文月折档中,详细记载了明瑞将军的奏折,要求派出盛京的锡伯官兵增援新疆[1]。乾隆二十九年(1764),锡伯族人分两批受命前往新疆伊犁,第二批队伍是在农历四月十九日启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译的《锡伯族档案史料》中有相关记载[2]。朝鲜代表团团长金祖正在日记中记载了他亲眼所见锡伯族官兵家庙送别的情景,可见锡伯官兵家庙告别是真实存在的,这是锡伯族完成国家使命的一次光荣行动。他们在预定的三年期限内用近500天的时间到达新疆伊犁,自此便在新疆扎根生活。由于锡伯官兵在前往新疆的前一天——农历四月十八日在锡伯家庙举行了大型祭祖活动,这就是“四一八”的由来,后又称“西迁节”。2006年,锡伯族西迁节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2.锡伯族西迁节的民俗文化。为了纪念锡伯族祖先西迁的壮举,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锡伯族人民除了祭祀祖先,还要举办宗教仪式等民俗活动。清代末期,在关帝庙以牛录为单位组织庙会,关帝庙里捕鱼、杀猪、宰羊宰牛,有摔跤的、唱歌的、跳舞的、射箭的等各样文体活动,熟知历史的人还要讲述锡伯族波澜壮阔的西迁历史,以此来表达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3],其中锡伯族的贝伦舞、民歌、传统箭术等活动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锡伯族西迁节的多种活动集中展示了西迁节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受到祖先早期的生活经历和宗教信仰的双重影响,捕鱼打猎的渔猎文化、骑马射箭的骑射文化以及西迁节舞蹈、音乐、道具所传承的萨满文化等[4]都是西迁节重要民俗文化的体现,集中展示了锡伯族悠久的文化传统、民族情感、民间信仰等,表达了对祖先西迁的追忆。但是2000年以来,西迁节民俗活动的片段只是留存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民俗活动渐渐淡薄,民俗文化的传承也迫在眉睫。

  二、锡伯族西迁节档案


  1.西迁节历史档案。历史档案是研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和重要凭证,西迁节历史档案是对锡伯族从辽宁沈阳西迁至新疆伊犁这一经历以及节日民俗活动的真实原始记录。历史上关于锡伯族西迁的官方记载较少,因大多是用满文书写而识读困难,加之古代自然灾害的发生较为频繁、档案保管设施不完备及档案保管技术落后等现实因素的影响,对档案造成的破坏具有瞬间性和不可逆性,增加了档案财富的损失。精通满文的学者将西迁节相关的满文档案翻译为汉语是十分必要的,如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翻译的《锡伯族档案史料》《锡伯族古籍资料辑注》等,都是重要的西迁节档案史料,研究价值较高。锡伯族家谱是西迁节历史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谱对于一个家族的重要性堪比档案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重要性,详细记载了家族的起源、迁徙、祭祖活动等多个方面。锡伯族注重修谱、续谱和藏谱,所以家谱是传承西迁节的珍贵档案。


  2.西迁节非遗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西迁节非遗档案主要包括西迁节传承人档案、西迁节非遗申报以及记录和反映西迁节传承等活动中形成的材料。沈阳锡伯族官兵和亲人西迁新疆后形成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因此,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是传承西迁节的重要地区。新疆各级政府对西迁节的传承给予高度重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5],组织相关人员利用文字、视频等多种方式积极采集未形成固化载体的非遗信息,建立非遗档案和数据库,收集已形成的符合非遗档案的实物等资料[6],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系统的整理,建立较为完善的西迁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档案,积极申报地(州)级、自治区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已经初步完成了西迁节建档,在非遗传承人、非遗项目保护单位的认定与管理等活动中直接形成了非遗保护档案,使西迁节的非遗档案更加完整。在现代西迁节传承中,邀请专业的人员拍摄记录,配合采用大数据等现代技术,组织专业的档案人员将活动产生的各种材料整理归档,不断形成新的西迁节非遗档案,档案式的保护可以留存西迁节的宝贵记忆,促进西迁节的传承。


  3.西迁节口述档案。广义的口述档案指所有通过口述方式产生的,并最终以档案形式保存的资料的总称。西迁节口述档案有助于还原历史面貌,弥补西迁节记录的空白,是传承西迁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已有的西迁节资料中访谈材料较多,但较少形成专门的档案。随着网络、虚拟现实技术等数字技术的日益丰富,可以对优质的记忆进行建构,将访谈整理的内容进行转录形成数字文本,通过文本加工、著录得以保存和应用,这种将口述史料档案化的过程会形成西迁节口述档案,最典型的是锡伯族民间故事非遗传承人何钧佑的口述。何钧佑用锡伯族最原生态的讲述风格,再现故事的原貌,反映了锡伯族先民时代的生存状态、族群生活环境、日常生产生活习俗等大量内容[7],采录者严格保持原有的讲述特点和口述原貌,对整个过程的录音录像进行全面采录、整理,这样的口述档案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三、档案与锡伯族西迁节的传承


  1.西迁节现有的传承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文化标志,是国家和民族文化历史成就的体现。锡伯族西迁节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其抢救和保护工作仍形势严峻。因此,为积极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新疆和辽宁更加重视对西迁节的保护和传承。


  (1)出版西迁节著作。经过新疆锡伯族后代的口耳相传,结合有关档案记载,锡伯族浩浩荡荡的西迁史及其独特的民俗活动通过出版著作的方式记录下来。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播必须依赖一定的载体,出版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著作的理论论述较为系统,强调学术上的研究性,可以为研究锡伯族历史的专家学者提供重要的学术资料。吴元丰、赵志强从浩如烟海的满文、汉文档案中查找出有关锡伯族的档案资料,利用整理的清代档案资料撰写了《锡伯族历史探究》《锡伯族西迁概述》等作品,首开利用档案研究锡伯族历史的先河;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的大力支持以及新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的鼎力协助下,佟加·庆夫根据馆藏档案资料的记载对西迁节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出版了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丛书之《锡伯族西迁节》。

       (2)拍摄西迁节影视作品。影视作品是通过图文、声色等来讲述故事,对受众的认知产生直接影响,在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影视作品在传承优秀文化、引导社会正确价值观层面具有重要意义。西迁节档案是拍摄西迁节影视作品必不可少的素材,可以充分发挥档案的原始记录作用。通过影视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西迁节及其民俗活动,会带给公众强烈的视觉冲击,有利于强化宣传效果,巧妙地拉近中国各民族之间的距离。2012年,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与新疆电视台联合拍摄锡伯族广春兰导演的锡伯族民俗电影《箭乡少女》,以锡伯族全国射箭冠军郭梅珍为原型,女主角和多数演员由锡伯族当地群众出演,利用自己的民族经历演绎西迁历史、射箭精神及当地的民俗活动。2004年,焦建成通过采访众多锡伯族老人,同时充分利用吴元丰、赵志强等发现的锡伯族档案,于2011年拍摄完成文献纪录片《大西迁》,充分反映了锡伯族人民整个西迁过程和民族文化生活。


  (3)开发西迁节文旅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2010年,沈阳市政府强调要将文化旅游业作为发展重点,开发和打造针对“非遗”线路的遗产游[8]。开发西迁节文旅产业不仅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广泛传播锡伯族的民俗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参与的力量,让更多人了解锡伯族人的英雄事迹,推动西迁节的传承。游客在自由舒适的旅游环境中感受当地的文化氛围,了解锡伯族的历史,增强了旅游的文化感受和意义。在辽宁沈阳,锡伯家庙是唤醒民族记忆的重要场所,是传承西迁节的主要载体。2011年,锡伯家庙成为首批辽宁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更是游客的必经之地。沈阳市为发展文化旅游业,根据锡伯族历史档案,先后修建了锡伯族文化广场和中国锡伯族博物馆等民族文化基地,它们集中展示了锡伯族西迁节的历史文化,成功开发了西迁节文旅产业并规划旅游路线[9]。在新疆,锡伯族人注重传承民族文化和民俗,根据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修建了锡伯民族博物院,全面发展旅游。


  2.创新西迁节的传承方式。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10]。这些政策都支持新疆非遗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推动非遗传承工作实现大跨越。因此,新时代西迁节的传承方式要守正创新,推动文化润疆工程的实施。


  (1)数字技术与西迁节民俗活动相结合。目前,AR、VR、5G等数字技术不断发展,为非遗传承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发挥档案的文化作用,日渐淡薄的西迁节民俗活动从西迁节档案中找寻,使其在数字时代重新焕发生机。数字技术与西迁节民俗活动相结合,有利于提高节日的大众参与度,增加民俗活动与受众互动的多维渠道,最大程度地发挥民俗活动的价值。西迁节的射箭、摔跤、跳贝伦舞等趣味游戏,可以激发年轻人在娱乐中增加对本民族文化和民俗的了解;配合“VR+5G”等数字技术搭建虚拟文化场景空间,公众可以沉浸式观看民俗活动表演,这种视觉盛宴给予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公众感受到西迁节民俗活动的魅力之处,尤其可以向年轻一辈人展示锡伯族的“朱伦呼兰比”和“更心比”,通过特有的念说方式传达西迁历史。将活动现场通过电视、快手、抖音等平台进行同步直播或后期重播,扩大宣传,实现线上线下同时参与。西迁节参与者也可以通过拍摄特色短视频,在微博、抖音等平台传播,发挥档案文化的情感效用,引起情感共鸣,为传承西迁节的传统民俗活动提供保障。


  (2)举办西迁节寻亲活动。“寻根问祖”是人的本能,更是一份情感寄托。家族之间的连接十分重要,锡伯族的西迁造成了家族的分离,发挥锡伯族家谱档案的凭证作用可以促进寻亲进程。在西迁节期间举办特有的寻亲活动,有助于增加双方寻亲成功的概率,帮助长久相隔两地的锡伯族人民找到自己真正的根,赋予西迁节独特的价值。每年的西迁节可以在辽宁沈阳或新疆伊犁设置寻亲环节,寻亲双方只需对照家谱,如果在各自的家谱上发现同一西迁祖先的姓名和祖居地,就表示寻亲成功,可以在西迁节联谊畅谈,共享节日盛宴;或者双方可以利用“互联网+”实现云端寻亲,通过对各自家谱档案进行可视化构建,提取出详细的人物、时间、地点等节点,同时引入时态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动态追踪某个家族重要人物的历史变化情况[11],捕捉到寻亲所需的重要信息。

  (3)创作西迁节节日歌曲。传承西迁节不仅要注重传统民俗活动的开展,而且要注重生活中的潜移默化。锡伯族的词曲家可以依据西迁节的档案资料,选择富有韵律感的、朗朗上口的、大众易于传唱的风格创作西迁节的节日歌曲或者改编耳熟能详的歌曲,体现锡伯族的西迁精神和民俗文化。创作汉语和锡伯语两个版本的歌曲并将其归档保存,将节日与歌曲相结合[12],不仅对锡伯族儿童和青年具有民族熏陶作用,也使其他民族增加对锡伯族的了解。请义务出任锡伯族形象大使的佟丽娅演唱歌曲,通过电台、电视、抖音等途径传播,发挥明星效应,吸引公众,通过歌词之美激发人们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助力西迁节的传承。


  四、传承锡伯族西迁节非遗项目的意义


  1.有助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迁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对于历史学者研究锡伯族的历史文化等具有重大意义。在传承西迁节的过程中,非遗传承人的主体地位日益受到重视,不断激发非遗传承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有助于动员社会力量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传承力度。同时,锡伯族的贝伦舞、民歌、射箭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能得以传承和发扬。因此,传承西迁节就是在保护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有助于传递家国情怀。西迁节承载着锡伯族官兵远离家乡、屯垦戍边、保家卫国的重要内涵,体现了锡伯族人内心强烈的家国情怀。他们接到命令没有犹豫,第一时间出发,完成自己的使命;他们驻守卡伦,多次面对外敌入侵毫不畏惧,先后平定南疆叛乱、力战沙俄侵犯等,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保卫了中国边塞的安宁;他们在图伯特的带领下开挖大渠、种粮开荒、传播生产技术,解决了当地粮食短缺的问题。他们为保家卫国、人民幸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浓浓的家国情怀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


  3.有助于促进民族融合。传承西迁节可以推动本民族人民热爱和尊重自己的民族节日,积极参与到西迁节的传承中。在文旅融合的推动下,西迁节活动上出现了其他民族的身影,西迁节成为促进各民族相互了解、团结和睦的平台。在西迁节上,锡伯族可以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并将其与本民族的民俗文化结合起来,在传播本民族文化的同时,积极融入其他民族,推动各民族文化的兼容并蓄、情感的相互亲近、民族的深度融合,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传统节日是祖先留下的重要文化资产,它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建设都具有重大的意义。锡伯族的西迁节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了推动西迁节的传承,从档案中探究锡伯族西迁节的历史源流,挖掘西迁节背后的民族底蕴和民俗文化,从档案视角分析锡伯族西迁节的传承方式,为社会各界参与非遗传承提供参考路径,有助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递家国情怀、促进民族融合。


 参考文献


  [1]吴元丰.满文档案与历史探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5:258.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锡伯族档案史料[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89:295-296.


  [3]梁爽.锡伯族的西迁节与家国情怀传承[J].文化遗产,2020(4):114-120.


  [4]庄岩.从沈阳锡伯族西迁节民俗文化传承角度对艺术活动实施策略探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9(4):11-12.


  [5]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资料汇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213-219.


  [6]王巧玲,朱建邦,谢永宪.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建设的生产特性及其治理需求研究[J].档案学研究,2022(2):56-61.

       

      [7]何钧佑(口述),沈阳市于洪区文化馆(采录整理).何钧佑锡伯族长篇故事[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3.


  [8]沈阳市“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EB/OL].[2013-12-22].


  [9]曲彦斌,张涛.“非遗”资源的商品化传承与保护:关于沈阳市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实行商品化保护的可行性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0:148-153.


  [10]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2021-08-12]


  [11]华林,段睿辉,杨励苑.西藏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档案部门参与非遗保护问题研究[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2019,40(6):50-55.


  [12]欧阳巧林.节日歌曲——节日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以西方节日歌曲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26(3):84-8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