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国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的当下,各级教育机构改革工作日益深入和落实。演唱及声乐教学是艺术教育的重点内容, 美声唱法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及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再加之演唱及声乐教学理念的创新改革,使美声唱法在演唱及声乐教 学中融合得更好。为了切实提升演唱及声乐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注重美声唱法在演唱及声乐教学中的融入,深入研究美 声唱法融入演唱及声乐教学之中的一些相关知识等,以促进我国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美声唱法  声乐表演  教学融合

在课程教学改革日益深入的当下,艺术教育领域也进行 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 ,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领域的关 注 。从当下的艺术教育来看,音乐课程呈现出全面化、多样化 的特点,大多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达 能力 。从当前演唱及声乐教学的内容来看,涵盖了诸多传统 音乐与国外流行音乐,但无论是哪一种音乐形式,都无法脱离 美声唱法技巧 。 目前我国演唱及声乐教学实际情况是,无论 是从技术角度还是从理论角度来看,其中都或多或少地融合 了一些美声唱法技巧 。当教师给学生传授美声唱法技巧的时 候,应注意先要帮助学生深入掌握如何发音、如何改变自己的 声调、如何控制自己的声音等,这会对学生以后的演唱及声乐 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

演唱及声乐教学的现状

1. 以美声唱法教学为主

在我国教育不断发展和繁荣的当下,艺术教育中的演唱及 声乐教学也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并且在理论上获得了比较多的 成就,为艺术类人才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中声乐教学 主要以美声唱法教学为主,同时兼顾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演唱 作品并进行相应的专业性的演唱表演。

2. 专注于民族声乐教学

我国很多艺术类院校基本完成了美声唱法在演唱及声乐 教学的融合,并且还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也 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演唱及声乐教学方式也不断地得到创新 和完善 。综观我国当前的演唱及声乐教学方式,更加专注于 民族声乐教学,然后借助于美声唱法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的民 族声乐演唱水平 。换言之,是将民族声乐教学与声乐技巧相 融合,同时注重突出民族声乐的美感和民族声乐魅力的彰显。

3. 强调本土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融合

当下的演唱及声乐教学更注重将本土唱法和美声唱法相 融合进行教学,以便于高质量地演绎我国的民族乐曲 。我国 民族声乐教学的要求是,科学地融合美声唱法,然后创造出诸 多形式的声乐表达方式,从而使我国的民族声乐体系变得更 加完善。

美声唱法在演唱及声乐教学中融合的必要性 

1.有利于促进演唱的标准化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演唱及声乐教  学更是艺术教育的重点,因为演唱及声乐教学的内容比较广泛, 如“民乐、戏曲、流行音乐、说唱 ”等,所以在实际开展教学时会有  一定的难度 。而美声唱法在演唱及声乐教学中的融合,可以最  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演唱水平,且使学生的演唱更加标准化。

2.有利于丰富声乐的表达技巧

美声唱法在发声、声音表达方面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能使 演唱及声乐教学逐渐趋于标准化,所以教师在开展演唱及声乐 教学时应注重美声唱法的融入,以使演唱及声乐教学变得更加 标准化 。此外,从民族声乐文化传承层面来看,适当地融合美声 唱法,有助于学生掌握民族声乐技巧,使学生演唱时的发声技巧 更加标准规范,能够更快速地提升学生的声音控制能力,增强学 生的声乐演唱及表演能力 。 自从美声唱法进入我国之后,我国 的演唱及声乐教学就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对 美声唱法有着独特的解读。

3.有利于培养专业艺术人才

民族声乐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为了培养更多 优秀的民族声乐人才,高校可以在演唱教学、声乐教学中融入美 声唱法,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能更加娴熟地驾驭民族声乐演 唱技巧,而且还可以在融入美声唱法的基础上进行民族声乐演 唱方法的创新,从而为广大群众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真正 实现对传统民族声乐演唱的继承与发展,为民族声乐领域培养 更多的高质量人才,以实现对我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向 世界展现出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活力。

美声唱法在演唱及声乐教学中的融合

1. 气息方面

高校在开展演唱及声乐教学时,一般都是针对艺术专业 学生开展专门的演唱及声乐训练,由于艺术专业学生大多已 经具备了一定的声乐基础,所以教师将美声唱法引入演唱及 声乐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气息方面进行演唱及声 乐表演上的一些调整,以使学生能科学合理地控制自己呼吸时的肌肉群,确保气息的长久性和稳定性,这也是演唱及声乐 表演中经常会使用的气息控制法 。学生在进行演唱及声乐表 演时,可以利用气息来控制自己的声音,以确保自己声音的流 动性和连贯性,这种吸气控制法也是美声唱法的一部分 。如 教师在教《我住长江头》或类似音乐作品时,传统的演唱及声 乐教学一般是利用气息来调控演唱的速度和进程,同时进行 情感传递 。演唱者在表演时可以通过自己对歌词的断句及气 息控制,富有感情地向听众传递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 。 当美 声唱法融合于演唱及声乐表演,能够更好地助推传统声乐教 学的创新和改革进程,为了使情感表达更加细致,表演者在表 演时可以借助美声唱法当中的一些技法来呈现作品的情感变 化,丰富个人演唱及声乐表演时的情绪和情感。

2.腔体共鸣方面

我国民族声乐表演中的腔体共鸣极具特色,即利用腔体  共鸣来渲染和传达所表演曲目的氛围,给广大听众带去多重  听觉体验 。教师在演唱及声乐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腔体共鸣  与美声唱法融合,构建出混合共鸣的教学内容 。混合共鸣就  是使学生在演唱及声乐表演时能够做到口咽腔共鸣、胸腔共  鸣、头部共鸣等,学生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混合  共鸣的方式展现自己在音乐方面的个人特点 。将传统演唱及  声乐教学当中的腔体共鸣与美声唱法融合,构建出混合共鸣, 能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实现真假音的转换,确保学生演唱时  的音色效果比较突出 。与此同时,混合共鸣还可以结合乐曲  表演的需要塑造不同的情感氛围,使作品中蕴藏的情感内涵  得到更加直观的流露,这也在无形之中给乐曲的演奏笼罩上  了一层艺术光环,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3.咬字技术方面

因为语言的不同,美声唱法和我国声乐唱法的咬字吐音  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为了确保美声唱法与传统演唱及声乐教  学内容能融合 ,就需要教师从学生咬字吐音方面纠正和引  导 。如在演唱及声乐教学中融合美声唱法的咬字吐音特点, 借助于美声唱法咬字吐音的优势驾驭作品 。美声唱法与演唱  及声乐教学融合的过程中,学生在作品演唱时的难点在于他  们容易将美声唱法的咬字与传统声乐唱法的咬字混淆,这导  致他们的咬字着力点偏后 。 比如在意大利语言体系当中存在  中母音、字音,这两者之间的音相对较远,而我国汉语体系中  的咬字发音与意大利语的咬字发音差距较大,所以教师在教  学中必须要及时纠正学生咬字发音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如  在开展演唱及声乐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表演的过程  中时刻注意提起软腭,以确保后咽壁竖直,使口腔内部形成一  个较为稳定的咽腔 。在学生的实际训练过程当中,教师可以  借助意大利语组织学生进行基础练习,使用纯母音混合的形  式,将纯母音与其他母音的音色进行混合,这样可以使演唱者  的声音变得更加浑圆,有助于学生正确掌握美声唱法及其与  传统唱法的咬字关系 。教师在平时组织学生进行具体训练的  时候,一定要多督促学生积极地寻找声音的高位置,确保声音的统一,实现声音的连贯性和饱满性。

4.情感表达方面

我国民族声乐演唱教学的种类较多,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  也不相同,所以在具体的演唱及声乐表演过程中,情感与演唱内  涵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为了更充分地展现出我国不同民族声  乐表演时的不同特点和独特魅力,表演者就可以借鉴美声唱法  中的一些情感表达方式,使美声唱法科学合理地融入民族声乐  教学之中 。相较于单一的美声作品来说,教师可以教学生如何  将情感充分地融合于民族声乐作品之中,以更好地渲染出作品  的艺术情感 。教师在开展演唱及声乐教学时,可以先教给学生  不同的美声唱法技巧,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入具有民族地方特色  的音乐作品,然后针对特定的情感,利用美声唱法进行情感方面  的艺术渲染 。 由于美声唱法当中情感的展现较为明显和突出, 那么在进行民族声乐表演时,如果遇到那些情感较为突出和强  烈的作品,就可以适当地利用美声唱法来表达作品所蕴含的情  感,从而更好地传达出艺术作品的丰富情感,同时也使声乐表演  变得更加层峦叠嶂、连绵起伏,作品的内涵与情感也得到了淋漓  尽致的展现。

结   语www.pingkanwang.com

美声唱法在演唱及声乐教学中的融合意义重大,不仅有助  于学生提升自己的声乐表演水平,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声乐表  演更加标准化,使他们能更好地驾驭不同的作品类型 。因此,演  唱及声乐教学应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将美声唱法科学地  融入演唱及声乐教学之中,切实转变自己传统的演唱及声乐教  学观念,不断提升演唱及声乐教学的质量 。从气息、共鸣、咬字、 情感等方面深入挖掘美声唱法在演唱及声乐教学中的融合方  式,做到科学融合,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声乐技巧和艺术表现方  式,为我国艺术教育的长远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曦 . 民族声乐教学中对美声唱法的融合与借鉴分析[J]. 北方音乐,2019,39(2):213-214.

[2]冯宏 . 浅谈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相互借鉴 与融合[J].黄河之声,2020(6):48.

[3]王燕丽 . 刍议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融合[J]. 北方音乐,2019,39(11):187-188.

[4]冷佩坤 .论声乐教学中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的融合[J]. 中 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8(4):86-87.

[5]刘铮 . 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融合研究[J].陕 西教育(高教),2019(1):23-24.

[6]闫妍 . 浅析民族声乐教学中对美声唱法的融合与借鉴[J]. 农家参谋,2019,607(2):170.

[7]刘霞 . 声乐教学中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融合分析[J].北 方音乐,2019,39(3):205+246.

[8]闫华东 . 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相互借鉴与 融合[J].视界观,20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