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能够为人们的阅读提供良好的场所和服务,有利于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在公共图书馆建设和运营中,其中的服务体系建设是不容忽视的,它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完善的服务。但当前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一些完善的策略,以期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发展。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  

公共图书馆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建设,如此才能实现理想的效果,其中,服务是建设公共图书馆的必备条件。当前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关工作人员应重视服务建设,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完善服务体系建设,满足人们的需求,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一、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概念和特征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是各个地区内的公共图书馆通过合作或独立的方式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具有合理科学性,服务体系建设最终目的是保证包括省、市、区、县、镇、乡、村有公共图书馆和相应的服务体系,让全社会人们享受公平、公正的图书馆服务,能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益处,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公共图书馆具有公益性、公共性、创新性、公平性等特征。公益性指的是公共图书馆是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而建设的公益性服务机构,群众在合理的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下,能够免费共同享用这些文化产品和服务。  

公共性指的是公共图书馆中的设备、座位、信息查询、文献等是全体群众公共使用的,它的服务体系也要面向全体群众,要满足人们的公共文化需求。  

创新性指的是要创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制,让其有标准的服务流程、合理的管理制度,有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网络平台和长远发展的规划战略。  

公平性指的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服务主体在政治面貌、社会地位等方面不受限制。  

二、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当前公共图书馆的实际发展体系较为完善,也取得了一些成就,能够满足人们阅读的欲望,但其提供的服务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下文对此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服务体系布局失衡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从空间布局上来看,经济发达的地区图书馆的数量较多,经济不发达地区图书馆的数量较少,同时,经济落后地区省、市图书馆的建设长久以来没有得到有效落实,这些地区在建设图书馆时,空间布局会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图书馆数量和人口数量不对应,由此使得服务体系布局也产生失衡。  

在城乡布局上,城市建设公共图书馆的数量多于农村公共图书馆,农村在建设公共图书馆时,基础设施不完善、资金短缺等问题都是普遍存在的。  

从网点布局上,公共图书馆在城乡布局、空间布局、人口流动点、人口居住点、特殊服务人群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也使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覆盖面存在盲区,不能为全体人民服务。  

(二)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结构不合理  

当前,公共图书馆结构方面主要包括顶层、中层和底层三个不同层级,在这三个不同层级中,质量与数量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不同层次之间缺少协调,尤其是底层结构的图书馆。  

在类型结构上,图书馆会根据服务对象的年龄,将其分为成人图书馆和少儿图书馆。但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少儿图书馆远远少于成人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随意的现象,这说明成人图书馆更受重视。  

在服务层次上,公共图书馆可分为大众图书馆和研究型图书馆,但这两种图书馆并没有满足服务群体的实际需要。  

在形态结构上,国家拨款的重点存在差异,这使得建设的图书馆也存在差异,完全由国家拨款而建设的公共图书馆是纯文化的公共产品,它为人民群众提供的也是纯文化服务;其中,准公共产品属于国家和社会投资建设的,它提供大众化的公共服务,还有一些个体出资建设的公共图书馆,这属于私人产品,提供的是私人文化服务。在以上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中,前一种占的比例大,后两者占的比例小,这使得公共图书馆的比例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三)公共需求反馈流于形式  

当前,人民群众对公共图书馆的需求不仅在于参与的管理上,还在于参与的服务上,尽管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会设立理事会对图书馆的建设和运营进行管理,但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在管理中存在许多盲区,主要体现在服务的范围存在交叉,在文化服务建设和规划上是“家长式”的管理,群众反馈也大多数是程序上的。在某些时候,群众的反馈机制也会出现失效的现象,这使得他们难以参与到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上,也不能为其提供相关的建议,使得公共的反馈机制流于形式。  

(四)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不足  

图书馆服务绩效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一些图书馆为了提升绩效评估效率,会建立自身的服务机制,有的会委托第三方来评估,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图书馆绩效评估具有客观性。但公共图书馆的评价具有复杂性,涉及许多方面,一般来说,第三方机构很难获得公  

共利益的机密数据,同时也缺少相应的监督机制,  

致使绩效评估存在不足。  

三、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策略  

(一)合理规划公共图书馆布局  

在当前的公共图书馆建设体系中,要合理规划图书馆的布局,其体系建设要满足城市和农村全体人民的需求,达到理想的建设效果。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要建设更多的图书馆,根据人口数量合理布局图书馆数量,舒缓城乡图书馆建设服务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城乡之间也要加快合作,农村或乡镇要对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进行合理规划和优化,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图书馆周围的地理环境、人口分布、人口流动等因素。要优化图书馆网点布局,让其能够为更多的人提供服务,让人们享受更舒适的学习服务和阅读服务,让其服务具有愉悦性,这也能够更好地体现图书馆服务的价值。  

(二)优化公共图书馆结构  

当前,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并不完善,为了实现更理想的服务效果,要对其进行优化,可从以下方面来进行。第一,优化上下结构,基层书馆在公共图书馆建设体系中是最薄弱的,要对其进行优化,加强与省级公共图书馆的联系,例如可开放向省级图书馆借阅不同图书的权限,实现图书馆资源共享。公共图书馆建设服务体系存在不同的层次,各层次之间要加强资源互动,让资源得到有效补充,使群众能利用这些资源。第二,要优化公共图书馆的类型,从当前情况来看,成人图书馆的数量远多于少儿图书馆,而少儿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对图书资源的需求量更大,同时,青少年也是阅读的主要人群,他们有强烈的阅读需求,图书馆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到这些方面,要多建设少儿公共图书馆,让少儿的阅读需求得到满足,让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得以提升。第三,要对图书馆形态结构进行优化,要合力建设和规划公共和私人图书馆,国家要对这些图书馆实行财政补贴,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让这两类图书馆在建设的过程中有资金的支持,如此才会有更理想的文化服务。  

(三)构建能够满足群众实际需求的反馈机制  

通过上文可看出公共图书馆的反馈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在网络化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相关人员要重视公众的需求反馈,引导他们参与到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中。为了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和质量,要将公共图书馆联网,创设一个相互沟通的平台,同时也要让群众在服务和管理上都有一定的参与,在建设的过程中尊重群众的实际需求,让他们能充分表达自身的意见,如此也能激发他们参与图书馆建设的积极性,让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符合现代发展需求。  

(四)完善绩效评估机制保障  

为了更好地评估公共图书馆的绩效考核,不仅要依靠第三方来评估,还要构建自身的绩效评估机制,采取全方位的评估方式,设计不同的评估指标,将重点放在服务效果和质量上,同时也要建立常态化的评估机制,让图书馆的服务满足人们和社会的需求。  

四、结语  www.pingkanwang.com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能够有效满足人们学习和阅读的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而加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也势在必行,相关人员要意识到当前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让其服务体系能够为更多的人服务,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孙鸿鹤.东北三省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20,40(11):139-141.  

[2]周懿琼,赵淼.西安市公共图书馆“中心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图书馆建设,2020(S1):147-150.  

[3]周远.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以广州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40(10):23-25.  

[4]王瑶.县级基层公共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析——以射阳县图书馆为例[J].才智,2020(27):123-124.  

[5]陈冀宏,王自洋.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高度效能化发展:制度与业务设计的双驱动[J].图书馆,2020(09):28-34.  

[6]吴昊.县域公共图书馆体系化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广东省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0(09):5-10.  

[7]王学熙.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02):82-87.  

[8]杜穗,陈艳.学科建设中的馆藏资源配置及服务体系建设——以高职院校图书馆为例[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7(04):16-18.  

[9]李保东.论镇街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以东莞市厚街镇为例[J].图书馆,2011(01):105-106+112.  

[10]王海英.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模式选择——以郑州市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30(06):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