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更是一个民族可以和其他民族进行区别的重要特征,它贯穿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历史,并时刻影响民族的发展方向。但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中华传统文化亦是如此。处在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的时代,中华传统文化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在传承与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道路上,出现了阻碍。基于此,本文探讨传承与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  传承  创新意义  

一、传承与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中华传统文化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不仅是我国各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也是我国各民族形成自尊、自信的力量源泉,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共识。  

兼容并包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民族长期发展以来形成的共同精神文化财富,一定程度上凝聚着各族人民的力量,激起各族人民的归属感、认同感,以及创新、进取的意识,逐步形成了推动社会发展、民族团结的凝聚力与创造力。  

(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思想基础  

现代化并非是西化,也不是外来主义,本身无固定结构,但任何国家现代化的实现,都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否则,现代化就成为无依据的理论,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新形势下,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互为依托、相辅相成的,现代化通过传统文化的民族化属性实现发展,传统文化需要与现代化相结合,才能适应时代不断发展的文化需求,所以,二者并非是矛盾对立的,而是相得益彰的。  

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亦是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在充分尊重、认同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去寻找现代化发展的可实现路径。而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宝贵思想,如革故鼎新、以德治国、和而不同、民为邦本、天下为公等,正经过创新转型,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重要的思想基础、精神支撑,逐渐与现代化接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二、传承与创新中华传统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中华传统文化重视不足  

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在历史的长河中,为人类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体现了我国独一无二的民族精神特征。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的逐步普及,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迎来了挑战,部分传统文化正逐渐退出大众视野。如传统的儒家经典、古训等,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忽视;传统的习俗、节日、生活方式等,也逐渐被现代化潮流所改变。同时,传统工艺也在被逐渐遗忘,信息科技的发达,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用机器取代手工,提高生产效率,但同时也使得一些传统工艺难以继承和发展,如剪纸、传统服饰的剪裁工艺等。1999年出版的《中国戏曲杂志》收集了当时各地域剧种374个,发展到2013年,只剩下286个剧种,15年间消失了88种。  

(二)缺乏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整体规划  

长期以来,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挖掘、研究、梳理工作,大家各执一派,如儒家思想的概念和范畴,有儒学、国学、儒教、新儒学等称谓,缺乏明确的界定;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基本内涵的阐释,也存在各执一词的问题,往往没有统一的解释。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内容和对象方面,究竟哪些属于精华,又有哪些属于糟粕,界定模糊。上述问题,需要有计划、科学地进行界定、阐释,还需要结合当代文化潮流、文化需求,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挖掘等工作,做好科学、整体的规划。  

(三)未完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机制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涉及文广旅、文物、建设、工商等多个部门,而具体的执行工作也归属于多个部门。由于各部门职能、权限不同,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方面存在条块、区域分割严重的问题,尚未完全形成相互配合的传承、创新机制。传承与创新机制的不完善,会导致传承、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后续工作难以开展,加剧其文化地位下滑的趋势。  

(四)忽略非遗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作中的重要性  

对做好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工作的认识不足,创新方式也少,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承、创新工作相结合的意识不够,存在“死保死守,保而不用”的现象:部分地区的文化遗产挖掘工作不及时,导致有价值的文物没有得到有效展示,从侧面反映了博物馆策划、展览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地区还仅限于在节日、庆典、会展活动等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没有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文化功能。有些地区未深入挖掘当地的传统文化元素,未将其与文化产业相对接;还有部分地区的传统戏剧种类减少,面临失传的困境,而以传统戏剧为基础的剧本创作和演出,也未与当下的文化需求相联系。  

三、传承与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辨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及糟粕  

中华传统文化在我国波澜壮阔的历史中传承、发展,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因此,应有针对性地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吸收,辨别其中的优与劣。有些传统文化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不能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因此,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要有科学的判断,并依据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需要,加以创新的思维模式,从而确定继承与舍去的部分。  

各时期对于精华与糟粕的理解不同,个人对于精华与糟粕的认知也有偏差,但相应的辨别标准,应是一致的。首先,优秀传统文化应是历久弥新的,对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起着推动、促进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文化价值。其次,传统文化能否与时代相接轨,能否满足当下的建设进程,能否引领时代进步等,应成为判断传统文化取舍问题的依据。  

(二)协调传承与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过程中,传承是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发展的关键手段,而创新是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利用创新性思维方式,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并利用创新的方式,与当下的社会、文化需要相结合,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二者互为助力、相辅相成。“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因此,在文化传承进程中,要协调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三)打造文化创意产品,走向市场  

在经济主导的社会结构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撑后续的发展,因此,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并具有商品属性的精品文化产品,是传承、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在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例如,剪纸已逐步演变成一种商品,走向了市场,与此同时,人们通过购买剪纸文创产品,不仅了解了剪纸的来源与发展历史,还意识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贵之处,在传承、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提高了群众的文化自信。  

(四)推进文旅融合,汲取其他文化的精髓                 www.pingkanwang.com

在目前我国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可以与相关的旅游机构、场所,以及文创产品相结合,致力于建立完整、系统的文旅产业链,深入挖掘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元素、景点、文化遗址等,并以此作为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传递出去,增强民族自信心。  

在大力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不能故步自封,要有选择、有针对性地汲取其他文化的精髓,做好相应的结合工作,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形式,进一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进程,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与旅游的双赢。  

(五)保护地方特色文化  

地方特色文化作为一个国家重要的精神文明象征,在经济、政治、文化、历史、艺术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保护地方特色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深入挖掘各地的特色文化资源,加以合理利用,与地方市场经济进行连接,形成地方文化产业链,促使经济与文化进行有效结合。  

以爨文化为例,因其生存空间、文化背景、生产生活方式不同,在渗透、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因此,既要大力传承、创新中华传统文化,也要搭建起地方特色文化平台,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地方文化引领作用,彰显自身的独特魅力。  

而地方特色文化平台的搭建,包括互联网平台建设、办公场地建设、文化产业开发、文化品牌打造、政策支持等,能在新时期凸显其文化引导价值。因此,对部分优秀地方特色文化应加以保护,避免流失,如积极做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结语  

传承与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是一项需要引起各界广泛认同、重视的重点工程,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的转变,不断吸收其他优秀文化元素,丰富自身的精神文化内涵、艺术表现形式,使其成为与时俱进、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现代化发展、改善经济结构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自身的启示、指导作用,构建独属于中华民族的民族记忆。  

参考文献:  

[1]范耀芬.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承[J].中国民族博览,2020(16):4-5.  

[2]孙红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卷宗,2014(12):524-525.  

[3]于杨.传统文化传承与群众文化的发展[J].中国民族博览,2018(02):58-59.  

[4]丁彦匀.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J].汉字文化,2020(10):167-168.  

[5]王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之我见[J].改革与开放,2012(06):197.  

[6]吕霞云.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J].科技信息,2014(04):93,99.  

[7]姜翰生.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变革[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19-120.  

[8]闻丽,李朝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理论月刊,2013(03):89-92.  

[9]阮春晖.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前提、体系与接点[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111-116.

[10]许会锋.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承[J].传媒论坛,2021,4(07):111-112.  

[11]钱学斌.如何推动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爨文化为例[J].神州,2020(07):20.  

[12]周培培.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承[J].文化产业,2021(17):47-48.  

[13]李超.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机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14]王早霞.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N].山西日报,2021-11-02(010).  

[15]宋晓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中“开新花”“结硕果”[N].联合日报,2021-10-2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