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多,就业压力也显著上升。而科技的发展才减少了企业对人才的招聘需求,广大毕业生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造成不良的就业情况,当前高校教育中大学生就业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工作。通过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高校、企业以及学生自身造成就业心理问题的众多因素,从高校就业指导、企业招聘制度以及学生就业心理和观念的转变等几方面探索了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解决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企业招聘;解决措施  

众所周知,在企业不断改革、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多的当前社会,大学生群体面临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如果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与开导,很容易造成大学生就业迷茫、学历耽误甚至无法就业的严重问题。此种现象的解决不仅需要大学生积极调整自身的就业态度与理念,也需要高校教育及时进行就业指导。企业对人才的招聘方式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和企业的人才储备,因此应对大学生群体的实际就业情况进行分析,以从高校、企业等方面积极探索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解决思路[1]。  

1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心理问题  

1.1 期望和现实差距大  

实际上仍然有很多人止步于高中教育,因此使得大学生心理有了一种优越感。在毕业后对工作的选择方面,通常眼高手低,期望工作轻松、薪资较高等,对工作的期望值较大。部分大学生,对自身优越感思想较强,只关注一些社会地位、薪资高、待遇好的工作,甚至以为直接入职领导职位才能满足自身心理。但由于刚毕业,并没有过多社会经验与工作经验,因此适合他们的职位往往偏低,通过初步的简单求职,发现期望和现实差距较大时,导致大学生无法承受这种现象,出现很大落差。  

1.2 地域选择倾向性大  

毕业生往往对大城市比较向往,以为只有发展较好、科技发达的大城市才能给自己发展和上升的机会,而对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或者偏远山区,有着很强的抵触心理,他们不愿到这些需要他们付出更多而回报较少的地方就业,认为一定程度上会耽误今后的发展,因此大学生普遍对于经济发达、繁华的大城市有着较高的期待。这种普遍现象使得西部地区人才匮乏,而发达城市就业压力很大。公务员单位和事业单位就成了大学生争相求职的工作,即使这些单位对于大学生招聘人数与大学生竞争求职人数的比例惊人,甚至有几千人争夺一个就业岗位,也无法打消他们的热情。  

1.3 幻想依赖家庭就业  

家庭状况的差异不仅会影响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不平衡,也会对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产生一些改变,一些家庭经济条件好、社会地位高的学生,往往会有父母或者家人之间联系企业单位,轻松获得一个相对不错的岗位,而大多数大学生的家境一般,他们无法依赖家庭实现就业,所以承受的就业压力就相对较大,较为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的问题。很多大学生过分依赖家庭基础,他们常常幻想不用去面试、不用参加考核就直接进入用人单位。还有一些学生承担的家庭负担较小,认为自己不需要就业,不愿意就业走向社会[2]。  

1.4 就业过程受创产生的自卑心理  

刚完成学业的大学生,工作经验较少,缺乏社会阅历,但是往往在就业时候眼高手低。往往会抱着很大期待去求职,但是遭到很多拒绝,这种情况容易直接导致大学生自信心受打击、自尊心受损。他们无法勇敢面对这些拒绝,对残酷的社会现实产生恐惧心理,缺乏足够勇气重新调整心态去谋求职业,而会选择逃避现实,保护自尊心理。因此,这种自卑、胆怯、无法经受打击的心理很容易导致大学生毕业以后不能尽快顺利就业。  

2 大学生企业就业心理影响因素分析  

2.1 高校缺乏专业就业指导  

在社会就业压力逐年增加的情况下,高校作为培养学生能力与引导心理建设的重要机构,对学生的就业情况以及高校人才成果转化情况应有足够的重视。但是很多高校在学生即将毕业的时候没有安排足够的关于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缓解、应聘技巧提升、求职简历的制作等方面的辅导教育,很多时候都是由辅导员在班会上对学生进行一些传达与嘱咐,专业教师在课堂上对今后就业方向进行简单概述,这种就业教育引导程度得出的效果自然是不尽理想。高校部门对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的缺乏,也是造成学生毕业以后心理压力过大、就业观念不完善的重要原因。  

2.2 企业人才招聘存在问题  

2.2.1 对人才吸引力不足  

在学生就业与企业人才招聘方面,学生和企业是双向的选择,学生可以选择企业,企业也会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学生,而对于一些企业来说,他们对高端人才的招聘是处于被动地位的,这就需要企业有着较强的吸引力才能有更好的人才招聘结果。现阶段,虽然国内各行各业都在转型升级,综合实力也都不断上升,但是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以民营性质为主,对于大学生来说,没有过强的吸引力,再加上很多企业对于刚毕业学生的招聘与培训意愿不够,从而阻碍了企业对人才吸引力的提升,也加大了毕业生就业压力[3]。  

2.2.2 人才招聘渠道不够合理  

虽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扩大了企业招聘渠道,但是,一些企业对毕业生人才的招聘渠道还比较单一,不合理的人才招聘渠道与方式,限制了企业对人才储备要求的满足,也阻碍了学生对于求职岗位的探索和选择。在网络时代,很多大学生会偏向于在求职软件上寻求就业岗位,对线下岗位的求职行动较少。也存在一些企业对毕业生人才招聘力度不够,更偏向于招聘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才的情况,给大学生就业造成一定压力和心理问题。  

2.3 学生自身就业焦虑  

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高校的学习生活较为轻松,主要任务便是学习,没有更多生存的压力,被家长和学校保护得较好,相对缺乏对于现实社会的认知与历练,毕业之后无法快速适应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和一职难求的市场。原本的“天之骄子”在突然面对这么大的落差时内心会极度不适,严重怀疑自己的价值,对今后的生活与工作方面一片迷茫,预期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异,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出现就业心理问题。  

3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企业人才招聘解决措施  

3.1 高校完善就业指导工作  

近年来,各高校已经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问题提高了重视程度,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去完善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可通过对大学生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深入了解,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改善,更多地发挥出对大学生心理开导与就业指导的价值意义。随着人才市场就业形势的不断严峻,高校就业部门的相关管理部门也开始转变工作职能,向大学生毕业后思想建设、心理开导以及求职培训方面转移,这对于当前的高校就业指导,也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在毕业生逐年增多,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的形势下,高校部门也注重对学生心态和思想的转变,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学校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就业服务意识,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解决提供及时、高效的支持[4]。  

3.2 企业建立制度化招聘流程  

制度化的招聘流程,可以改善企业人才招聘困难的现状,提升企业未来人才储备质量和数量。企业对毕业生的招聘要建立在企业今后的发展规划基础上,确定招聘力度和频率。招聘准备工作前期,企业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或新闻媒体发布有关企业文化、招聘流程、招聘标准、企业未来规划等内容,明确毕业生招聘要求与培训计划。招聘中期,企业应积极利用互联网、校园招聘会、招聘中介等渠道进行毕业生人才招聘,扩大招聘渠道,明确招聘要求,拒绝依靠人际关系进入企业单位。招聘后期,企业应该及时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与岗位需求进行结合,合理安排岗位。同时,依据毕业生的个性特征为其制定科学的培训制度和职业培养规划,以留住人才。  http://www.pingkanwang.com/  

3.3 学生方面  

3.3.1 增强心理挫折承受力  

大学生应该积极接触社会市场和企业单位,从而完善自己对于职业和社会的认知,从而全面、正确地评估自己的能力。只有勇于改变自己的就业思想和观念,才能在求职的过程中克服畏惧心理,始终保持自信和虚心的态度,学会坚强地对待每一次拒绝和挫折。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完善自己职业规划,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现实问题。  

3.3.2 改变盲目就业心理  

高校大学生应理性看待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正确看待自己的优势与弱势,对自己形成全面、客观的评价,然后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以及人生成就方向做出一个科学定位。不应盲目跟随大流,也不应过于高傲,应放低姿态,不断学习成长。不要将自己局限在一些高地位、高待遇的企业和单位。主动去了解相关专业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岗位需求,结合自身职业发展规划,谋求一个适合自己的岗位[5]。  

3.3.3 转变就业观念  

大学生应清楚认识到社会学历的普遍上升,及时更新社会观念,改掉传统思想,把目光放长远。尝试将眼光从国有企业、机关单位转向一些外资和民营企业,不是只有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才有进步机会,中小企业也能很好地锻炼自己的职业能力,丰富工作经验。大学生也可以到渴望人才的西部地区和偏远地区,去实现自己的才华、梦想以及奉献价值。大学生要摆正自己的就业观念,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在就业中处于主动地位。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加,产生的心理问题也将越来越多。高校应积极发挥育人作用,及时进行就业指导工作;企业应完善人才招聘制度,给更多的大学生就业机会;大学生也应该积极从自身寻找解决方法,提升心理承受能力,改变就业观念,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积极寻求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刘焱灵.浅析大学生企业就业心理问题及解决思路的探究[J].商场现代化,2015(7):278.  

[2]张国梁,张红霞,李美莹,等.大学生就业压力影响因素的分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22):174-176.  

[3]侯绪杰.企业招聘高端人才难的原因与解决对策探讨[J].中国市场,2019(15):79-81.  

[4]林一帆,王妹.高校生就业意愿与中小企业招聘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20(1):49-52.  

[5]康程程.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