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概念和意义,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农村电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农村电商的策略建议,旨在提高农村电商的建设水平。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电商;发展;策略  

农村电商产业不仅能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充分融合,还能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因此,要明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义和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策略,促进农村电商产业的稳定发展,从而增加其经济效益。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乡村振兴概念是在“三农”问题亟待解决的情况下提出的,其实施的目的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随着我国生产技术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断提升,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农村原有的产业结构造成了一定冲击,同时也为农村产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方向指导,同时也能解决部分农村面临的严重的贫困问题,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1]。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的与时俱进,有利于电子商务等产业的出现和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了农村电商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电商产业的不断进步。首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动了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农村的物流配送服务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数量不断增加,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了设施设备的支持;其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带动了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升,例如农村道路建设、房屋建设等;最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包括电商人才在内的多种人才发展得到了支持,有利于农村经济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对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发展农村电商可持续存在的问题  

2.1  发展基础不健全  

农村电子商务产业想要得到发展,需要得到一定条件支持,但目前部分农村地区的其他产业建设还不健全,许多农村地区的电商产业不具有完备的发展基础,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首先,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仍采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尚未经过优化和改良,阻碍了农村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使电子商务产业的销售来源无法得到保障,电子商务的发展无法长期持续;其次,部分农村地区的本土农业产品发展比较滞后,主推的农产品没有地区特色,也未打造品牌,影响农村电商发展的实际效果,使得电商发展的后续生命力不强;最后,部分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信息化建设不完善,互联网设备、网络配置等都没有全面覆盖,电商产业缺少基本的发展平台,无法在农村地区快速发展。发展基础的不健全会导致农村电商的发展条件缺失,其发展和优化得不到现实条件的支撑,最终会影响农村电商发展的步调,阻止农村电商规模的进一步扩大[2]。  

2.2  产业链建设不够完善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完善的产业链条作为支持。完整的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链条包括产品加工、产品运输、售后服务等环节,各个环节之间需紧密连接且合理进行,才能保证电子商务产业整体正常运行。但当前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链的建设仍然有所欠缺,许多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无法满足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链建设的需求,也会制约农村电商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农村的物流建设不完善。物流是保证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虽然物流建设的覆盖面积在不断扩大,但总体来说其建设重点仍集中在城市,农村地区的物流体系尚未构建完全,导致依赖物流建设水平的农村电子商务销售工作无法进行,影响农村电商的发展;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发展依赖仓储的相关建设,部分农村地区的仓储建设不完善。有农村地区的自然条件不适合仓储建设,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对仓储环境进行改造,就会导致农村电子商务仓储条件的落后,影响农村电商行业的发展。产业链是保证农村电商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其建设必须得到重视。  

2.3  人才队伍建设落后  

人才素质是影响农村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电子商务是一项新兴产业,其中涉及的专业技术知识种类较多,包括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财务管理知识等,这就需要引进更多种类的人才和部分复合型人才。但目前许多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人才队伍建设落后,团队素质总体不达标,不利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发展。电子商务产业的运行不仅需要人才队伍中的相关工作人员掌握本职工作技能,还需要对电子商务市场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判断能力。但在目前的农村电子商务产业中,该类型人才缺乏,导致农村电商产业的工作重心过度偏向于生产,在销售方面存在欠缺,产业可持续发展会缺乏均衡性。此外,也有部分电子商务经营者没有意识到高素质人才对于农村电商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一来没有在招收相关人才方面适当提高门槛;二来也没有对有关人才进行培训,导致农村电子商务产业人才专业素质整体较低。  www.pingkanwang.com

3  发展农村电商的策略  

3.1  强化政府的带头作用  

政府部门在农村电商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能够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的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提供引导和支持,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强化自身的带头作用[3]。首先,政府部门需发挥主观能动性,重视农村电商产业发展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为农村电商产业的建设提供一定支持;其次,政府部门在带动农村电商产业发展的同时,要根据各个地区的具体生产状况和电商产业发展条件进行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政府有关部门要在实际调查之后再制定具体策略。例如,政府部门可以对某农村地区的主要农产品类型和农产品产量进行调查后,再制定适合当地电商产业发展的政策和长期的发展计划,实现农村电商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政府要为农村电商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强对农村电商产业和各个电商平台的管理,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和实施,保证农村电商产业发展和经营的安全性,降低农村电商发展的风险,保证其稳定发展,进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行。  

3.2  强化产业链建设  

要对农村电商现有的产业链进行强化建设,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更加稳定的产业链支持,进而提高农村电商发展水平,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求,带动农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加强对农村电商产业物流的建设,强化物流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农村电商产品的正常销售。例如,可以加强对农村交通系统的建设,在公路、铁路铺设的资金投入,逐步完善农村物流网络的,进而保证农村电商产业中商品的长期销售和运输;其次要加强对农村仓储的建设。要为农村电商商品提供更多仓库建设方面的支持,为农村电商产业销售的产品来源提供保障;最后,要强化农村电商产业服务体系的建设。服务业是农村电商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其建设需要得到重视。要关注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使农村电商产业的建设尽可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做到在服务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农村电商产业链建设的全面性。要做好产业链当中各个环节的充分建设,并提高各个环节的契合度,进而促进农村电商产业的全面发展。  

3.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农村电商产业的人才队伍水平较低是影响电商产业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高农村电商产业的建设水平,需要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建设,培育更多高素质人才。首先,政府部门要在农村电商产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当中起到支持作用,制定相关人才引进政策,通过高薪资等吸引更多人才参与到农村电商工作中,在解决农村电商产业的人才建设问题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上的就业问题,为农村电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其次,农村地区需解决自身存在的劳动力缺失问题,政府部门要利用资金支持政策吸引外地务工人员和大学生返乡就业,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人才;最后,农村电商企业要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适当提高电商产业人才的招聘门槛,同时也要对已有的电商产业人才进行培训,强化人才专业素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高农村电商产业整体的人才队伍建设水平,进而促进电商产业人才整体工作水平提高,为电商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4]。  

3.4  壮大农村电商经营主体  

农村电商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电商经营者的加入,只有农村电商产业的经营主体队伍足够壮大,农村电商产业才能得到全面建设,从而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首先,要在农村地区充分开展关于电商产业概念和优势的推广,提高广大农村居民对电商产业的认识。引导各个农村居民明确销售、经营、生产的概念,并帮助村民认识到电商产业对其经济收入的作用,吸引更多农村居民加入电商产业工作中,实现经营主体的可持续供给;其次,在壮大电商经营主体的同时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积极与有关电子商务企业进行接洽与合作,为想要加入农村电商行业的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使更多村民成为电子商务经营者;最后,农村地区还要注重本地电商平台的建设,在方便消费者消费的同时也要方便经营主体进行操作,为经营主体提供良好的电子商务经营环境,使经营者获得更好的农村电商产业工作体验,进而吸引更多经营者参与到其中。另外,要采取多种手段,扩大现有的农村电商经营队伍,为电商产业注入更多活力。  

3.5  打造农村电商品牌  

品牌化是保证农村电商产品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需充分实现产品和电商产业的品牌化,形成独特的电商销售特色,提高地区内产品在电商市场的竞争力。首先,要明确本地电商产业的主要辐射范围,并对市场需求进行充分调查,明确电商品牌的建设和发展方向。例如,某农村地区在进行市场调查时,若发现周边地区对于玉米产品的需求较大,则重点进行玉米产品生产,并将电商产业品牌的建设重点放在玉米产品上;其次,要改革传统的产品销售方式,实现销售渠道的持续扩张。采取多种销售策略,提高产品的销售水平,在这一过程中扩大电商品牌的影响力,实现电商品牌的建设;最后,要充分借助其他产业的优势实现农村电商品牌的建设。例如可以借助旅游业的力量,建设农村电商产业生产基地,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一来可以带动农村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二来也可以扩大农村电商品牌的影响力,使品牌效益得到增强,最终实现电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经济建设水平提升的要求。  

3.6  开展基于社交电商的零售业务  

随着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电商产业的互动性也在增强,因此在发展农村电商产业时,要积极开展基于社交电商的零售业务,满足当前网络社交不断发展的大形势,提高农村电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方面,要实现对电商店铺信息的全面展示。农村电商产业中的店铺经营者需按照规定,对店铺经营的相关信息进行披露,让消费者充分了解店铺具体情况,实现信息的良好传递,为电商产业创造具有粘性的消费者人群[5]。另一方面,充分采取零售的方式,扩大产品的销售范围。当前电商产业中消费者的购物形式以零售消费为主,而许多农村电商产业习惯接受批发业务,导致销售业务覆盖范围变窄。因此农村电商需要转变思维方式,拓宽零售业务,扩大产品的销售面积,进而提高农村电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带动农村经济更加高效地发展。  

3.7  充分建设互联网  

互联网是电商行业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因此需要加强农村地区的互联网建设,为农村电商产业的发展提供网络条件支持。要加强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部分农村地区网络信号覆盖不全面、网络使用体验差的现状,强化网络建设,保证电商行业能够在农村顺利发展。同时也要充分建设“互联网+三农”的电商发展模式,利用互联网作为媒介,将电商产业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使农业和农村电商产业共同发展,提高农村多个产业的发展效率,持续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例如,可以使用互联网强化一定农村地区内各个经营店铺和农业生产者的联系,实现农村地区的产业聚合与产业规模化发展,使各类农产品在电商平台上的销售更加便捷,进而实现农村产业内部的多元化和外部的一体化,带动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进而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步调。  

3.8  优化市场生态环境  

农村电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壮大不仅需要人力、政策、基础设施等条件作为支持,还需要良好的市场环境作为外部保障。目前,由于农村电商产业处于发展和上升阶段,各电商经营企业的发展情况良莠不齐,市场环境整体较乱,还存在部分违法乱纪的现象,因此需要对农村电商产业的经营市场进行规范,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进而实现农村电商市场的生态优化。要加强对农村电商销售产品的质量检测,许多农村电商产品存在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现象,有关部门需对此进行管理和规范,保证产品质量,从而提高农村电商行业的口碑,为其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同时也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当前农村电商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尚不全面,有关部门要加强法律建设力度,提高农村电商市场的法治化程度,在法制安全方面保证农村电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该研究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表述,指出农村电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强化政府的带头作用,强化产业链建设,建设人才队伍,壮大农村电商经营主体,打造农村电商品牌,开展基于社交电商的零售业务,充分建设互联网,优化市场生态环境相关策略,从而加强农村电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若洪,龚洪.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途径[J].数字通信世界,2021(10):135-136.  

[2]王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江苏农村电商创新发展策略[J].农业经济,2021(7):122-124.  

[3]陈杨,王伟.乡村振兴背景下章丘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市场,2021(13):197-198.  

[4]谢玉洁,王瑞姿,邵文妮,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以安徽省六安市为例[J].山西农经,2021(11):47-48,84.  

[5]尤影.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南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J].开封大学学报,2021,35(1):42-47.